鑒寶秘術

第二一四九章 摸金符?(2/2)

    “護在心口?”

    “對,傳人心是最容易被邪氣攻擊的,因此這東西護在心口,就能保證邪氣不能入體,對盜墓者是一種保護。”

    李明光回答道。

    他此時也十分震驚,因為發掘了那麽多的古墓,可是實際上從來都沒有真正發現過所謂的摸金符,一直以來,都覺得摸金符這種東西不過是家之言,不足為信。

    然而今居然發現了這種曆史記載中的東西,雖然跟裏的不一樣,但畢竟是要經過作者進行加工的,不一樣也可以理解。

    李明光之所以那麽反感盜墓賊,主要是跟他的職業有關係的,千百年來,各路盜墓賊對於墓葬的破壞實在太恐怖了,以至於給後世的考古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很多時候,辛辛苦苦發現的一處墓葬,結果裏麵全都是空的,而且甚至包括棺槨、屍體都被人為破壞。

    有些更離譜,直接把裏麵就給搗毀了,也不知道是為了泄憤還是什麽。

    雖然墓葬主人千方百計地用盡各種方法來防備自己的墓葬被盜墓賊發現並且盜取,可是死去的人,畢竟鬥不過活著的人,大量的墓葬還是被盜墓賊給光顧了。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之中,盜墓賊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可還是贏多輸少的。

    “老師,您看著東西上麵鏽跡斑斑,也看不清字了,要不然現場處理一下?咱們可是帶了專業的工具的。”

    雖然有很多專家認為青銅器還是保留生坑的樣子比較好,但一般博物館的青銅器還都是經過處理的。

    考古發掘的青銅器,由於長期埋藏在地下,經過千年的水浸土埋,必定會引起青銅本身的質變,使金屬從元素狀態轉化為化合物狀態,形成銅鏽。

    由於銅質的差異以及水土條件的不同,鏽色有紅、綠、藍、黑、紫、灰等各種顏色,斑駁陸離,形成古青銅器一咱特有的莊重古樸的美感。銅鏽一般又分為無害鏽與有害鏽兩種。

    由於受水浸土埋及大氣的侵蝕,青銅表麵逐漸產生變化,它們在青銅器表麵形成了保護層使之不再繼續遭受腐蝕,並增添了青銅器的古雅色調。這種是俗稱的“無害鏽”。

    這種是不用處理的,相反可以讓青銅器變得更加古樸。

    有害的青銅鏽,像綠色粉末,危害性很大,俗稱為“青銅病”,即有害鏽。

    有害鏽發展起來會使器物損失逐步嚴重,並不斷擴散,對這種現象必須及時處理,隔離存放。

    古代青銅器的鏽層極其複雜,層次很多,有些鏽蝕掩蓋了青銅器的紋飾或銘文,甚至使器物變形,失去原貌。

    因此,去除那些有害的鏽蝕,是青銅器保護處理的重要任務之一。

    過去常采用的青銅器去鏽方法,是用刻刀、鑿子、錘子、鏨子等進行錘震,剔除鏽蝕,在錘打時,位置要準確,用力要適當。此法雖簡便,但容易損傷原器,尤其是銘文和紋飾部分,所以必須細心剔除,並刷掃幹淨。

    (未完待續。)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