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八七四章 青銅村(2/2)

    或許能夠跟這裏相提並論的。也就是陝州的西鳳了。

    不過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陽城除了古董出色之外,還有一個特征,那就是這裏跟陶瓷鎮有個相似之處。

    陶瓷鎮可以是高仿瓷器的製造基地。

    而陽城卻是高仿青銅器的製造基地。

    事實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裏的青銅器冶煉技術就非常發達了,流傳到今。仍舊是青銅器製造的繁盛之地。

    不過不是製造現代的青銅器。

    現代人用青銅器的已經非常少了,他們做的是高仿的工藝品,高仿的古青銅器。

    蠶娘子這個人,既是盜門的人,而且還有一個身份——

    瞞王的七個分身之一。

    是分身,當然不可能是真的分身,而是將一樣仿製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又是瞞王組織裏的頭目。

    蠶娘子就是可怕的青銅器高仿專家。

    她手底下製作出來的那些青銅器,漫是普通人,就算是一些專家,也會被蒙住的。

    青銅器收藏的門檻很高,沒有一定的鑒賞水平,貿然步入收藏,就會“打眼”、“吃藥”。

    收藏圈裏的共識是,青銅器造假的類別之多、數量之巨、時代跨度之長,堪稱全國造假第一。

    青銅器造假早已發展成一個產業,在洛州陽城就有專門造假的“青銅村”,帝都潘家園古玩市場的許多仿古青銅器都來源於這裏。

    據了解,仿製一個大件青銅器大約隻需000元,買家拿貨也就5000元左右,但是他再轉手,就是幾萬甚至幾十萬元。

    洛州陽城古玩城就有專門出售高仿品的商鋪,張元以前來過這裏,就曾目睹多人購買高仿品,並且生易十分興隆,有些高仿品售價達到萬元一件的器物。

    另外其實在緊鄰洛州的太行一帶也有高仿品,而且高仿程度要精於洛州市場,不過東西製造出來之後還是會流入洛州陽城的古玩城。據業內人士,太行山、中條山坑口好,出土的器物好,因此製造高仿品市場繁榮。

    初玩青銅器幾年的功力和閱曆讓人難以識破,有時告訴你是高仿品都難於服假。

    這都算客氣了,事實上就算是真正的老專家,在這方麵也是很容易吃虧的。

    事實上,青銅器造假的工藝很簡單,一般是工藝造假、器型造假、鏽色造假。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使用土陶範法鑄造而成,現代仿造常用三種方法,即翻砂法、精鑄法、失蠟法。

    不管哪種方法,都會在青銅器產品上留下印記,如範線、壁厚,還有墊片痕。

    器形作偽主要有:器物整體作偽、器物部分作偽,還有後刻花法、新胎貼老鏽、偽造銘文等辦法。

    從鏽色上看,主要有兩種作偽方法。一種是短時間內用化學藥水浸造,然後再埋進土裏,讓鏽自然長出來。

    有些經過浸泡的仿品,還需要同原墓中的墓土一起埋到地下,再在其上種些有根係的植物,這就叫“養”。

    經過三到五年,植物的毛細管就長到了仿品上,這時再拿出來,很能亂真。另一種是塗抹黏附而成,做出來的鏽,多表現為鏽淺浮、色粉綠、無硬度、易脫落。

    (未完待續。)

    p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