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七三零章 殺豬刀(2/3)

    另外一個人用的,卻是一把殺豬刀,同樣也很鋒利,不過這個明顯是手工打造出來的百煉刀。

    作為一個考古學的大學生兼研究生,張元實際上在沒有玩古董之前,就已經有過憑借觸感和微妙的視覺差異來判斷工具、衣著等東西的年代了,隻是那個時候並不準確。

    現在嘛,就不一樣了,有了鑒字訣,他完全可以非常精確地判斷出這兩把刀的相對來精確的年代。

    那合金刀其實不用看了,有出廠日期,很準確的。而另外一把殺豬刀卻讓張元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這殺豬刀按照他鑒定的結果,應該是屬於一件中國北宋時期的老物件,當然,這種物件就算是古董,也並不值幾個錢。

    因為它實在是沒有什麽欣賞價值。

    可是究竟什麽原因,居然讓這兩把隔著將近千年的東西出現在一起呢?

    難道是後世有人買了那把殺豬刀?就跟自己購買別的古董一樣?

    嗯,這個倒是得過去。

    既然從刀子上判斷不出來,那他就打算從這兩具屍體上進行判斷了,隻要能找到結果,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那就足夠了。

    其中一具白骨,身上甚至還有沒有完全碎掉的碎肉,盡管腐朽了,還是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西方人,但究竟是哪國人,就無從判斷了。

    雖然在考古學裏頭,也有通過人的屍骨來判斷死者生前的各種信息的知識,張元也學過,但這種知識卻並不是萬能的,有些東西,你還真就判斷不出來。

    當然了,最簡單的性別和年齡辨別,張元還是做得到的,他要是連這個都做不到,那考古學真得是白學了。

    未成年個體的性別鑒定比成年的要困難,不過這兩具屍骨一看就知道是成年人的,不可能是未成年的,所以相對來要容易不少。

    骨骼上的男女性別特征,可以從顱骨、下頜骨、盆骨等三個方麵,方便地區別出來。這三方麵的鑒定手法,即考古內所謂的“三點法”,是定“性”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一般來講,男性骨架比女性更粗更長。男性顱骨和下頜骨均較大而粗壯,女性的則較而細巧;女性顱骨的額部常比男性的更豐滿,有點類似孩的額;男性顱骨上各種骨性突起比女性粗人,顱骨表麵也比女性的更粗糙。從麵部來看,男性的麵部較狹長,骨骼比較粗壯;相反,女性麵部較低矮細致,骨麵比較光滑。

    通過這方麵的鑒定,張元可以推斷出,這兩具屍骨的主人生前應該一個是女的,一個是男的。

    那手持殺豬刀的居然是個女人,而另外一個則是個男人。

    從骨骼特征來判斷,大約可以斷定,男人是個典型的白種人,而女人則是一個亞洲人種,更確切的,是一個東亞人。

    張元對這兩個人為何打鬥一點都不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這麽樣的兩個人,究竟是怎麽聚在一塊的,又是怎麽互相殘殺,最後導致雙雙死在了這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