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六七三章 太陽穀(1/3)

    那塊金磚成為了一個契機,地球上無以倫比的最大黃金礦脈區就這樣被發現了。@@,消息傳出,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如洪水般湧來,掀起了一股淘金的熱潮。

    比黃金還貴重的是鑽石,約翰內斯堡也是世上著名的“鑽石之城”。

    1870年,當地有個叫阿德裏安.範.維克的農夫,一在北開普省金伯利附近的農場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玩弄幾塊鑽石。他驚喜萬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從此一場尋找和開采鑽石的熱潮很快興起,約翰內斯堡因此又獲得了財富和發展的新源泉。

    遊覽鑽石商店是去南非的遊客必不可少的項目,柳夢尋和聶震到南非的時候都遊覽了一家鑽石批發兼經銷的商店,長了不少見識。店員給他們介紹了鑽石形成、識別鑽石優劣等方麵的知識。在地質曆史上發生火山活動的時候,強烈高溫將一種碳成分的物質結晶為無比堅硬的石頭——金剛石,質量上乘的金剛石就是鑽石。地球上然鑽石蘊藏量非常少,隻有南非、印度、俄羅斯幾個國家生產,其中南非鑽石品質最優。

    據店員介紹,判斷一顆鑽石的質量要根據國際通行的四項標準(四),即車工(u),顏色(lr),純度(lariy)和重量(ara)。世界上最大一塊鑽石是1905年在南非普列米爾金剛石礦山發現的,重達106克拉,有拳頭大,無色透明,無任何瑕疵,號稱“非洲之星”。當時用礦山總經理庫利南(ullinan)的名字命名。

    這塊鑽石後來被英國人以75萬美元買去,1907年獻給英皇愛德華七世作為壽禮。英國請荷蘭人切磨,最後分割成9顆大鑽石和96顆鑽石,最大的一顆50克拉,鑲在英王的權杖上,另外8大顆鑲在皇冠等物上。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超過“非洲之星”的鑽石。為了展示鑽石的形象,店員拿了一塊透明物體給柳夢尋他們講解,最後他,這塊不是真鑽石,而是玻璃仿製品。

    南非以約翰內斯堡為中心,不僅是世界黃金和鑽石第一生產大戶,而且白金、鉻、螢石、紅柱石的蘊藏量也居世界第一。其他金屬和非金屬礦也很豐富,還是非洲唯一產煤的地方。約翰內斯堡真是名副其實的“聚寶盆”,它是南非躋身世界五大礦產國行列的支柱。

    聽非常擅長吹牛的聶震介紹。這個當今500萬人口的大都市地下布滿了縱橫交錯的礦道,不過由於這一帶是堅硬的古老地質結構,並無地陷之虞,而且南非掌握了能在000多米地下采礦的先進技術。

    南非作為金礦和鑽石大國聞名世界,而張元對南非的認識來自西德尼.謝爾頓的《滴血的鑽石(謀略大師)》改編的電視劇《鑽石王朝》,這部電視劇在八十年代末曾經播放過,講述的是蘇格蘭青年傑米不甘心過貧困的生活,來到南非尋找鑽石。經受了被欺騙剝奪毒打,九死一生。上演了一場基督山伯爵式的複仇記,終於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鑽石王朝。

    這裏除了是黃金之都和鑽石之城外,另外一個名聲卻不怎麽好聽,那就是恐怖之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