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六零五章 大盜(2/3)

    還有傳中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麽東西,至今也無人能夠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盡管很多人都猜測了許多答案,可是不是太玄幻,就是太不把古人的科技放在眼裏了,以至於至今那也是一個謎。

    另外有些有意思的趣聞,以前是聽人的,奧朗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是有一種古老的中國玩具外形就像一隻鳥。主體由玻璃製成。它的身體是一根玻璃管,管的上端是一個球,也就是鳥頭,管的下端是一個大球。也就是鳥的尾部。球內裝有液體,管的下端浸在液麵下。整個鳥身是密閉的,架在一個類似鳥腿的座上。它的頭部粘有尖尖的嘴,尾部粘有羽毛。

    為了讓人不能看清鳥身體裏的秘密,它的身體被塗上了黑色。而它的神奇之處就是,在鳥的麵前放上一杯水。鳥就會俯下身去,把嘴浸到水裏,“喝”了一口後,又直立起來。可是直立一會兒它又會俯下身去,等到鳥嘴浸到了水,“喝”了一口,有會直立起來。就這樣,它不停地點頭喝水,就像是一台永動機。但是永動機在科學理論上是不可能的,那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根據前蘇聯著名的科普作家別萊利曼編著的《趣味物理學續編》中提到,曾有人將這個塗了顏色、看不見內部奧秘的“飲水鳥”贈送給愛因斯坦博士,並對他,科學家不是永動機是不可能的嗎,現在就讓你瞧瞧這台永動機。當愛因斯坦看過並明白其原理時,真的十分驚歎“飲水鳥”的設計巧妙。因此這個玩具就被別人叫做“愛因斯坦也吃驚的玩具”。

    但究竟是不是永動機,也沒人給出答案,不過想來永動機還是不會存在的,隻是這東西可能持續的時間長一些而已吧。

    另外還有個關於陶瓷的東西奧朗德非常感興趣,那就是美人醉。

    曾失傳於清康熙年間的陶瓷技藝“美人醉”不就以前再現故宮。捐贈者是來自寶島的已80歲高齡的陳佐導老人。“這件精美的陶瓷品入藏,填補了我院收藏近現代陶瓷的一項空白。”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處長梁金生。

    因燒造條件完全相反,陶瓷“美人醉”技藝失傳已久。陳佐導經過數十年的苦心研究,終於“再現”了這項“神奇”的技藝。此次捐獻的為他去年年初燒製成功的一件“美人醉”作品。

    “古代美人醉作品我們也有收藏,但像這件作品一樣呈現銅紅、銅綠兩色混合狀態的卻不多見。”梁金生表示。

    高溫銅紅釉“美人醉”又稱“桃花紅”,是陶瓷燒造技術的一種,運用該技術燒出的陶瓷,因局部有未被還原的二價銅離子而呈現綠色斑點。清代洪亮吉曾以“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來讚美這種釉色之韻致。

    將陶瓷釉燒成紅色,窯內需要大量的煙,而燒成綠色又一點煙不能有,因為極為矛盾的條件,所以“美人醉”很難燒製成功,一直是世界陶瓷界公認的一項技術難題。

    陳佐導經過近三十年嚐試才使這種技法“失而複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