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五九零章 古瓷市場的禍水(2/3)

    “我聽劉大彬過,就這樣的瓶子最近三年不會再做了。因為前兩年做過一個,銷售時,他做過保證,五年之內。不會再做第二個同樣的瓶子。高仿品也不能太泛濫的,不然價格就下來了,就像梅瓶那樣,最後連真得都沒人要了。”唐霸繼續道。

    然後他們繼續走,就到了劉大彬進行高仿瓷的繪畫室,所有瓷坯的繪畫工作在這裏完成。

    “這裏以前都會有一些年輕而熟練的工人。為瓷器進行上色、勾畫,通過打磨,讓它們‘重回’不同的曆史朝代。可惜啊,現在竟然一個人都沒有了。”

    “從下麵的瓷土研究,到上麵的繪畫,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高學曆的專業知識,他們大多是從景~德鎮陶瓷學院古陶瓷相關專業出身。然後被劉大彬招聘過來的,很多都是托了他父親劉老藥的關係”唐霸繼續道:“對這些人,他舍得付錢,收入最高的員工,月薪可以過萬元。”

    當然了,這種收入水平對張元來好像不算什麽,可是對一般的工人來,那可真就不低了。

    “無論什麽時期的作品,隻要有樣品,他們都能仿。”唐霸笑了笑道:“我問過劉大彬,這子對自己的技術非常自信,但他表示,由於元代的作品少,市場上的真品極為罕見,懂行的人都知道是假的,因此不容易賣。但是明清的作品就不一樣了,清代的瓷業達,數量大,亦有散落在民間的官窯製品,很多人懷著撿漏的心理,這類貨相對就比較好賣。”

    “那他以前這些東西都賣給誰啊?”張元很疑惑,如果這些東西如此賺錢的話,為什麽劉大彬會落到現在這部田地,這也太慘了吧。

    “以前銷售上劉大彬其實有自己的渠道。到他這兒訂製產品的,多為一些拍賣行,他們把樣品拿來,他給他們製作仿品。這些拍賣行就將高仿產品拿去拍賣。劉大彬告訴我,拍賣行是他主要的客戶,還有一些海外的機構。另外就是老黑這樣的黑市老板了,其實這都是後來工廠已經不行了,劉大彬迫於無奈才走的下下策。您要問我他這工廠到底為什麽會這樣,其實我也不大清楚,不過聽他那意思,好像是這個工廠礙著了某些人的財路,然後被整了。”

    聽著唐霸的話,張元有點感慨,這造假售假如此猖獗,實在不是古玩市場的福音啊。

    據,像劉大彬這樣的仿古高手,光是大名鼎鼎的景~德鎮就不下數十位。每一位高手背後,都有一個團隊和秘密的銷售渠道。

    當然這個法可能有點誇張了,畢竟劉大彬的高仿技術還是張元迄今見過的最好的,最起碼在唐三彩和紫砂壺上麵是如此,連瞞王都沒法跟他比。

    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則關於景~德鎮陶瓷的故事:某地海關截獲了一批欲出境的瓷器,經認定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當工作人員將攜帶瓷器的“文物販子”扣留起來查問時,這位“販子”稱其攜帶的都是現代的高仿品,並非真正的古董,但海關的工作人員和鑒定專家們都不相信他的法。情急之下,他隻好請來這批“古董”的真正作者——景~德鎮的製假師傅,並現場做出一模一樣的高仿瓷器,最後他才被釋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