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五八四章 梅瓶神話(3/3)

    他跟他朋友並沒有驚動劉大彬,隻是一直盯著劉大彬的一舉一動,隻要這廝不離開津城,那就不怕。

    他那朋友也聰明,沒拒絕劉大彬的借款要求,但是也沒有直接答應,就是把時間拖著,拖到見麵之後再解決這些問題。

    “張老板,您之前的推測,基本上是正確的,不過咱們其實還是看這個劉大彬了,他其實早就是一個仿古的高手了,隻不過為人低調,不經常做,所以幾乎無人知曉而已。事實上他的父親劉老藥就是這麽一個人,劉老藥年輕時候是在景~德~鎮做工的,做的就是高仿的活兒,回來之後可是把技術全部都傳給了自己的兒子,隻是等他兒子劉大彬學會的時候,那梅瓶的牛皮卻已經破了,當時梅瓶神話可是讓劉老藥非常受傷,一口氣兒沒上來,居然給活活氣死了。”

    “劉老藥這人我知道啊,跟我爸以前可是發,還一起去當過兵的。”張元忍不住道。

    “應該認識,因為我也調查過了,這劉大彬老家就是您所在的富城,而這個劉大彬的年紀比您大不了多少。”唐霸道。

    “梅瓶的事兒事情確實讓人有些感慨啊,我還是挺董老的,咱國內最開始炒的是明代青花裝酒梅瓶,還不是元梅瓶。當時五糧液集團為了一個明代酒窖中梅瓶的所有權,還打起了官司。收藏界最喜歡的就是‘故事’,借助這個‘五糧液概念’,一個雲貴人便跑到景~德鎮專門訂做了一批仿明梅瓶,再運到離瀘~州老窖不遠的地方,將這些‘古董’埋進土裏,假稱有人找到了萬曆年一個酒窖,領著寶島一個古玩商到川州‘實地考察’,果然以假亂真,騙到一大票。”

    “一個‘故事’成功了,立即跟風者眾。明代梅瓶炒過之後,恰巧景~德鎮旁邊的高安縣一處工地又出土了一窖元青花梅瓶,大概有幾十隻,而且還有墓誌銘。有心人怎麽舍得放棄這個絕好機會?馬上請各大瓷器作坊加班加點造梅瓶,為了更像回事,裏麵還裝上當地的兌水穀酒,封口泥也進行古法還原—按照出土梅瓶的辦法,不用強力膠加黃泥的現代手法,而是用豬血和糯米漿摻穀殼做成。”

    “那些做好的梅瓶經過‘做舊’,用高錳酸鉀溶液泡去‘賊光’,也就是新瓷器釉麵刺眼的光,老瓷器釉麵比較圓潤的光則稱‘寶光’、再滲入‘土沁’,也就是土壤物質滲入古瓷器釉麵造成的洗之不去的痕跡,神仙都看不出來!一時間,梅瓶簡直風靡亞洲收藏界,甚至有些藏家還以喝到梅瓶中的古酒為榮,有人因此進了醫院。”

    “竟然還有這種事情啊,我雖然知道梅瓶夢碎的事兒,但不是這麽清楚。”唐霸驚訝地道。

    張元告訴唐霸,梅瓶泛濫成災,終於牛皮吹爆,僅江浙公安部門就根據舉報收繳了幾千隻假古董梅瓶,在不少收藏者做了“水魚”之後,梅瓶收藏熱潮也終於偃旗息鼓。(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