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二二零章 九十八人簽名的鑒定書(2/3)

    但毫無疑問,這些東西都是張元想要得到的,為了這些東西,何衝答應多贈送大英博物館一幅畢加索價值兩千萬美金的油畫。

    從價格上來,這個交易,張元肯定是虧了,然而從研究價值和文物本身的意義上來,張元肯定沒吃虧。

    這些東西是在半個多月之前被送回帝都的,張元可沒有讓這些東西就這麽繼續爛下去,他將自己關在了地下倉庫裏麵,幾乎是連續工作了半個月,每除了吃飯和睡覺之外,其餘的時間全部都是在修複這些古董文物。

    他不怕大英博物館的人驚訝,因為中國的修複技術到底達到了什麽程度,大英博物館的人是不知道的,就算到時候張元將這些東西完好無損地擺在博物館裏,他們也隻能是驚歎和幹瞪眼,要麽就是去追問張元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當然了,張元肯定不會實話,對方也沒法子調查。

    隻是為了修複這些東西,半個月下來,張元整個人又瘦了一圈,感覺臉都有點凹進去了,把柳夢尋心疼得不行,強行命令張元解下來不許工作,隻能休息。

    幾時間,倒是恢複得差不多了,他現在這身體,恢複能力還是絕對出類拔萃的。

    張元絕對相信,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到時候大英博物館的館長斯隆來到中國,看到這些修複一新的文物,一定會驚訝得連眼睛都瞪出來吧。

    一想到這些,他心裏頭就滿足了。

    另外,在博物館開張之前,宣傳工作也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張元幹脆將印章大賽與宣傳結合了起來,沒想到收到的效果還真是不錯,因此他幹脆以此為契機,又搞了一場書畫大賽,並表示冠軍作品在開館當會懸掛在博物館大門之外,供所有前來的觀眾觀賞。

    這個意義是什麽,其實不言而喻了,要知道,來博物館的,尤其是這種古代文化博物館的,大多數那都是有身份有地位有涵養有文化底蘊的人,如果被誰看中了,這麽一宣傳,那麽一代書畫大師,很可能就誕生了。

    除了他們自己的宣傳之外,國家電視台還有國字輩的報紙、電台、網站都進行了專題報道,這影響力,可是比張元自己的宣傳更廣,效果更好。報道之後,直接就引起了全國,乃至全亞洲收藏界、考古界、佛學、道學、宗教學、書法界、雕刻界等等人士的集體震動。

    於是,一場大規模的人口轉移運動開始了。

    如果這個時候可以有一顆衛星將整個亞洲的全貌拍攝進來,並且能夠放大人口流動方向的話,就會發現,從亞洲的四麵八方,正有大批的人湧向了帝都。

    這裏麵有知名的文化學者,有受崇敬的佛學大師,當然也有真正一心求道的道學大師,還有考古界的泰山北鬥,收藏界的權威人士。

    他們來帝都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想要欣賞張元的藏品。

    尤其是張元從大英博物館、兄弟會以及拿破侖七世那裏弄來的大量古書、經卷等等,這些東西其中大部分都已經遺失很多年了,甚至從來就沒有人知道它們在什麽地方,這一次竟然突然出現,而且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報道的,很多人都覺得這應該不會是假的,但還是想親眼看看,親自鑒定一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