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一八四章 生坑青銅器(2/3)

    “哦?還有這種事兒?挺膽大的啊。”張元知道,如今的網絡監控比較嚴格,敢在網上公開兜售青銅器,這膽子確實夠肥,不過也不是沒有,畢竟這年頭,什麽奇葩的事情都可能發生,現實甚至比電影電視還要精彩詭異。

    “我看到有個網友貼出了一係列西周中期青銅鼎的照片,有正麵的、側麵的和內部的。這名網友還留下了聯係電話,並注明晚上接聽。照片貼出後,有很多網友跟帖。有人,從鼎的紋飾及形製特征來看,西周中晚期更準確,也有網友,是西周成王、康王時期的鼎。更有網友留言,是不錯的東西,請短信告知價格及尺寸。但是,這位網友在一係列帖子中沒有明這隻青銅鼎的來路。這東西跟前些日子潘家園那些賣青銅器的人拍攝的照片一模一樣,估計是同一夥人。”老於掌櫃繼續道。

    “也可能是個騙局。”張元辦事兒比較慎重,將所有的可能性都考慮在內了,他可不想被人忽悠了。

    “我想騙局的可能性不太大,一位名叫白光的網友,在論壇裏貼出了隻戈的圖片。在其中一隻戈的照片中,白光寫明是‘厚重生坑全品’,長1厘米,高10厘米。您也知道,在古玩行中,所謂‘生坑’青銅器,就是出土不久的青銅器,表麵保持了長埋地下所產生的鏽蝕。‘厚重生坑全品’就是指這隻戈是剛出土不久的,品相完好。不少網友跟帖表示戈的品質不錯,並詢問價格。貼出戈照片的網友白光在帖子中明,這兩隻戈已經售出了!”老於掌櫃又道。

    “哦,你這麽一的話,這真實的可能性倒是增添了幾分。”張元皺了皺眉道。

    “不僅如此,有個網友金戈鐵馬發了一篇關於青銅帶鉤的帖子。帖子中稱,這隻帶鉤是‘生坑’貨,158毫米長,雙獸麵,鉤首獸麵嵌‘黑料珠’,鉤身嵌三枚‘琉璃珠’,全身鎦金。‘出水’不久,為不破壞鎦金,未作任何清理。鉤頭因風俗習慣,隨葬時已人為掰斷。”老於掌櫃的話,讓張元又吃了一驚,他之前雖然也想到了可能民間還是會有一些人偷偷地買賣青銅器,不過還真沒想到會如此大膽。

    對了,這裏所謂“出水”,是指剛剛從墓裏挖出來,也是古玩行內的行話。

    “這個帖子還稱,此鉤已可交流,有意者短信聯係。我在閱讀了隨後的部分跟帖中發現,有不少人詢問這隻帶鉤的價格,金戈鐵馬,價格已經通過短信報了,第張照片中的帶鉤,是西山博物院的藏品,是為了明‘鉤頭因風俗習慣,隨葬時已人為掰斷’是當時的普遍現象。另外我還注意到,該網站的管理員特地在網頁上方用紅色字體注明:‘請遵守國家法律,生坑出土品嚴禁出現‘出售’、‘交流’等字樣。’但是,仍有不少網友在帖子中表示,自己的‘生坑’青銅器可以‘交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