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零二九章 神奇的印紐(2/3)

    “的也是啊,我也相信這丫頭一定可以學好的,未必非要做第一,隻要有自己的特點就行!”

    確實,在李明光看來,所謂的第一、第二根本無法準確去衡量,他認為的大師,就是應該有自己的特點,然後基礎功夫紮實,能夠做出好的創意出來,這就行了。

    “那我就把這盒子打開了啊?”

    “開吧。”

    張元笑了笑,感覺有點緊張,這種緊張就跟自己當初測試殷子三劍的威力的時候那種緊張非常相似,不過再緊張,醜媳婦終究是要見公婆的,他還是將那盒子打開了,隻這一瞬間,他就被盒子裏三十二枚造型不同的印章給完全吸引住了。

    三十二枚印章,各具特色,雖都是方形章,然而印紐卻都完全不同。

    印紐藝術是中國印章鑒賞的重要部分,印紐是中國五千年石雕、石刻的一個縮影,它集圓雕、浮雕、透雕、線刻等工藝之大成。一方印紐,囊括了雕刻、書法、繪畫藝術之精華。

    看印章之不同,自然最要緊的就是看印紐的區別了,至於篆字,當然也能顯示出水平,然而印紐最為明顯,隻要你一眼看去,便知道這印章的技法如何了。

    鑒賞印紐應審視幾個要點:布局是否穩妥,刀工是否圓渾、精巧,修光打磨是否到位,線條應流暢,紐式要古雅,人物紐開相最關鍵,古獸紐動態應合理,動物的頭、眼、鼻、爪、尾、須發等細部刻畫要自然傳神,給人的感覺要雄渾、大氣、古樸、典雅,方是上乘之作。

    有意思的是,這盒子之中的三十二枚印章,不僅有浮雕古獸紐,更有薄意山水紐,而且兩種技藝幾乎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那古獸的印紐,或者凶惡,或者威武,或者憨態,但是無一例外,給人的感覺都是雄渾大氣,古樸典雅,古獸的頭眼、鼻等部位都刻畫得自然傳神,仿佛要活過來一般,恰恰是印紐鑒賞之關鍵。

    再那植物印紐,其中所刻一對葡萄紐,純紅色,獨取其白色而略滲微黃者為枝葉,其葉中蠹蝕處,各帶紅黃色,深淺相接,如老蓮畫葉然。且嵌綴玲瓏,雖交藤接葉,而穹洞四連,可稱是工。

    張元從盒子裏麵拿出了一枚最大的印章。此印章的印紐乃是運用薄意雕刻技法完成的,印紐所刻隻景色。乍一看,居然是古代西鳳全貌圖。每一處都精細之極,入手冰涼溫潤,從雕刻部位可以感受到一些凹凸不平的感覺,這就是薄意浮雕的效果啊。

    在晚清的時候,壽山、雞血印石薄意雕刻技法高度成熟,以刀代筆,將中國傳統山水、蟲草、人物等畫意用淺浮雕形式表現在石章之側,這是印紐雕刻藝術呈現的一種新麵貌,一件上佳的印章薄意墨拓猶如一幅微型版畫。雅逸可人。

    薄意刻製手法難度極高,雕刻者要有中國繪畫筆墨基本功,它講究構圖、層次、刀工、線條、拋光技藝,薄意雕刻藝術要領是:精細、簡練、含蓄、脫俗。

    而張元手中的這枚印章,顯然是繼承了這種薄意雕刻的高明手法,才打造出了如此漂亮精致的一枚印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