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零一六章 研磨(2/3)

    “這麽玄乎啊?”

    “這可不是玄乎,這是對刀劍的一種尊敬!一把古劍拿到手中先不要急於研磨,把劍拿在手裏花上時間充分觀察是必要的程序。一把劍鏽蝕與包漿、劍條是否彎曲、刃衝裂等,在研磨前先做‘金相探測’,無侵入性的電子超音波掃描投影等,這樣就不會破壞劍的信息,有助於保護與判斷劍的年代與當時的鍛造,就像與古人對話一樣……新刀劍因刀匠的製作問題也會有瑕疵,經過充分觀察與研究後,可以避免鍛造或淬火的失敗而提前做好研磨前的準備工作……”

    通過瑞金.理查德的一番解石,張元現在算是明白了,這刀劍最好,但是保養或許比買賣更加重要。

    其實這跟買車還有點相似,很多豪車買回來或許不難,可是保養卻非常昂貴,很多人買得起車,卻保養不起。

    根據瑞金.理查德所,這研磨工藝,在日本是被發揮到了極致的。

    在日本,刀劍研磨可分為“下地研”和“仕上研”。“下地研”既是用砥石對刀劍的基礎整形研磨;“仕上研”既是對刀劍的精細研磨,從而進一步美化刀身的工序。

    研磨工藝的發展,是基於本阿彌家的本阿彌流展開的。本阿彌家始祖妙本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他們家世代侍奉足利家、豐臣家、德川家,進行日本刀研磨、鑒定工作,其中的本阿彌光悅最為有名。

    要知道,在日本,一個出色的研磨師父收入可是非常高的,因為慢工出細活,很多事情都要慢慢來做,這精細的研磨工作,所需的程序非常複雜,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一門藝術了,真正處理好一把刀劍,輕易就需要將近半個月了。

    “張老師,你是不懂這方麵,所以可能不知道研磨的重要性,如果胡亂來的話,那很可能會破壞了刀劍本身的造型和花紋,使得刀劍完全變成另外一種東西,我以前就遇到過這麽一件事情。”瑞金.理查德陷入了回憶之中。

    “那是我去日本取景的時候,到一個村子裏休息,看中了一把日本刀。覺得那東西非常不錯,所以就打算買下來。可是當時我是一個人走到那兒的,所以身上也沒帶錢。就讓那人幫我先把那把刀留著,自己回去取錢了,也怪我當時糊塗了,本來給助理打個電話也就是了,就是這麽一回去,這問題就出現了。”

    “怎麽了?”

    “唉,中國有個成語叫畫蛇添足,我回去取錢的時候,這個刀的所有者居然為了抬高刀的價格。自以為是地將那把刀進行了一番仔細的打磨,我原來是打算給他二十萬日元的,他卻貪心地想要五十萬日元,我沒給,他本來也答應了,可誰知道居然犯二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如果知道的話,我寧願給他五十萬了,也不願意他這麽糟蹋啊!”

    “他該不會給你把那刀打磨得跟新的一樣了吧?”

    “唉。得是啊,他還真就是給我弄成新的一樣了,本來那把劍上雖然有些鏽跡,但是看起來很是古樸淩厲。一看就知道是古劍,而且上麵還有一些特殊的花紋,十分精致。可誰知道這家夥能氣死我,不僅打磨了刀劍。而且還換了刀柄和刀鞘,全都換成新的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