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九一六章 燒香曲(2/3)

    “原來如此,如此來的話,我這一次從緬甸帶回來的東西還真是有些好寶貝啊。”張元也是又一次感受到了知識的重要性,就算他可以用鑒字訣判斷出古玩的真假,但若沒有足夠的知識積澱的話,就無法真正判斷出來這些寶貝的真正價值所在啊。

    “你現在才知道啊?”

    “老師,您快給啊,都是香具,那香爐屬於什麽香具啊?”張元現在真得是求知若渴,這種機會可不多啊,讓堂堂國家地質大學的校長給自己講課,還是免費的,這種感覺真是不錯。

    “鏤銀匙子紅芙蕖,鍍金細箸頭珊瑚。宣銅流金乳耳爐,活灰冉冉雲翠鋪。獸熖光騰紅映座,分來細壅安隔火。霜如水月華寒,玉檠三兩明珠墮。炷沉香灰半殘,黃雲一穂嫋帷幨。靜參得意六根遣,呼童且莫卷重簾。”李明光沒有回答張元的話,反而是念了一首詩。

    “這什麽詩啊,聽起來怎麽這麽陌生?”

    “這詩句不算出名,你沒聽過倒也正常,這是乾隆皇帝的一首名為《燒香曲》的詩歌,在詩中很形象的描述了宮廷沉香燃香的場景。讀完這首詩,其實也就知道這熏香具到底有多少了。在清代宮廷中,在大殿上香筒、香薰、香爐等共同放置於寶座之前或兩側,缺一不可,從不同香具中釋出的縷縷輕煙籠罩著中間的寶座,更增添了其神秘的色彩。在後宮居室內,香爐、香瓶、香盒雅致的排列於香幾之上,不但為居室增添了香氣,同時也是一種優雅的裝飾品。從種類上看,清宮沉香的熏燃器具主要有香爐、香薰、香盒、香盤、香插、香筒及匙、箸等輔助器具。”李明光笑著回答道。

    “難怪您讓我拿了這麽多東西進來,原來這都是一整套的香具啊,有放置香具的工具,還有熏香的工具,估計這一套香具都是康熙帝送給緬甸土王的禮物吧,沒想到現在居然到了我的手裏了。”

    聽了李明光的講解之後,張元才發現自己真正距離一個鑒寶大師還差得遠呢,雖在鑒定真假方麵,自己靠著鑒字訣可以不出任何差錯,但是要起這古董的來曆以及曆史的話,那就不行了,所以他還是不能躺在功勞簿上休息啊。必須得更加努力地去補充這方麵的知識才行,否則有朝一日。那可是要露陷的。

    他要做一個真正的大師,而不僅僅是依靠外掛的鑒寶師而已。這與錢財無關,隻是他個人的追求罷了。

    張元對於這帝王享受的玩意兒也是挺感興趣的,等以後有機會,一定也要試試熏一熏沉香,看看這氣味到底如何,古代帝王究竟是如何享受的,自己也要享受一下嘛,反正現在有這樣的條件,又不是沒有。

    這套香具。那肯定還是要收起來的,而且要放到自己的私人博物館裏麵去。

    不僅如此,接下來他要好好查查資料,把自己還放在倉庫裏的那些東西都好好研究研究,將真正的好東西留下來才行,不能全都給賣了,他又不缺那幾個錢,如果賣了,以後想要再收回來。那可就難上加難了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