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九零九章 鼻煙壺(2/3)

    或許是因為心情不錯吧,李明光教授很是高興地給張元等人普及了一下這鼻煙壺的知識,這裏麵也就是張元稍懂那麽一點,柳夢尋和吳越對此那是一點研究都沒有,是以三個人聽得那都是津津有味。

    張元畢竟還年輕,雖然靠著六字真訣可以做個南郭先生,判斷古玩的真偽,但他見過的東西畢竟還是太少了,尤其是古玩裏麵的雜項,包含的東西太過複雜,為什麽叫雜項?就是因為分不清楚到底該放在哪個類別,所以才直接是雜項來著,別是張元了,就算是研究了一輩子古玩的老專家,也不敢自己能把雜項裏麵的東西搞清楚了,他們今也是運氣好,遇到了李明光對這鼻煙壺頗有研究,否則的話,那還真不知道這東西究竟是有什麽樣的曆史,什麽樣的傳。

    其實鼻煙壺可以是一種傳統工藝品,始於明朝,盛於清代。內畫鼻煙壺出現於嘉慶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製的微勾形畫筆,在透明的壺內繪製而成的。最初的內畫鼻煙壺是內壁沒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壺,因為內壁光滑不易附著墨和顏色,隻能畫一些簡單的畫麵和圖案,比如:蟈蟈白菜、龍、鳳和簡筆的山水、人物等,後來,藝人們用鐵砂和金剛砂加水在鼻煙壺的內麵來回的搖磨,這樣使鼻煙壺的內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細膩而不光滑,容易附著墨色,效果就象宣紙一樣,內畫鼻煙壺後來出現了一些比較精細的作品,再後來發展為詩書畫並茂藝術精品。

    鼻煙傳入我國後,我國人先是利用傳統藥瓶盛放鼻煙,在此基礎上利用了多種材質和製作工藝來完善鼻煙的盛具。他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這種口腹大的瓶子存放鼻煙更有好處,能夠保證鼻煙在長期使用也不變質,並且攜帶方便,樣式具有我國傳統的美感。因此受到鼻煙煙民們的喜愛。

    在我國的清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吸聞鼻煙甚是風行。以皇帝為首的封建貴族。奢靡至極,他們使用的鼻煙壺往往搜集名貴的材料,技藝精湛的工匠為他們設計、製造的。

    在國際上有的收藏家認為,鼻煙壺是集我國工藝美術之大成的袖珍藝術。

    能夠製作鼻煙壺的材料很多,有金、銅、銀、瓷、料、玉石、珊瑚、瑪瑙、琥珀、翡翠、水晶、木、竹根、木變石、漆器、葫蘆、果核等,人們可以根據各自所好廣泛選擇。鼻煙壺的造型除了扁瓶式外,還有知了、象、獅、荷花、鍾、人物、魚、雞、靈芝、茄子、蠟燭等形狀。

    鼻煙壺的紋飾有山水草木、花鳥蟲魚、瑞禽珍獸、亭台樓榭、喜鵲報春、鳳穿牡丹、馬上平安、榴開百子、鯉魚龍門、貓蝶連年等。另外壺麵上的文字也寓有吉祥之意,如‘福祿壽‘、‘喜‘、‘事無不可向人言‘、‘風去在掌中‘等。鼻煙壺體積微,乃為掌中之物。便於攜帶,可以隨時地取出把玩欣賞,令人愛不釋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