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八八二章 婚禮(2/3)

    就跟張元投資利物浦俱樂部也是一個道理,那就是純粹為了興趣了,他可不指望自己能從那裏麵賺到什麽錢,隻要不虧本,那就是謝謝地了啊。

    當然了,如果非要一下收藏的樂趣的話,那也不是不能。

    收藏其實是收藏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長期結合。淘寶過程既活動了筋骨,又活躍了思維;既增長了知識,又增強了體質;既增長了智慧,又增值了藏品,如此收藏滋味,隻有參與其中才能體會。

    尋覓之後自然是獲得之樂,“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每當得到心儀已久的藏品,那種喜悅的心情真是如沐春風、如醉如癡。對絕大多數收藏愛好者來,自己喜愛的就是“寶”。

    一位收藏家這樣,得到一件好的藏品,可以增壽三個月。

    得到寶貝後自然就是慢慢享受把玩之樂了,工作之閑、茶餘飯後,安安靜靜地把玩藏品,你麵對的是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叫做“曆史”的東西,它完全不同於你在書本上看到的曆史,它就在你的麵前,你可以用手觸摸到它。

    細細品味它們的造型之美、紋飾之美、材質之美和古樸之美。在曆經千百年滄桑的古玩麵前,人是非常渺的。每個人都不過是匆匆過客,在見到它之前,它已經審視了無數個收藏者。

    把玩之中,可以虔誠地聆聽曆史、明白哲理,走進一個寧靜悠遠的世界,領略到一種無盡的遐想和陶醉,使心靈得到升華,達到“外適內和,體寧心恬”的境界。

    在把玩中學習,在把玩中進步,享受其中的學習之樂。身在收藏中,不管你是多麽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總會感到知識的缺乏。不管你是專家、行家,還是閱曆豐富、眼力過人,但在浩如煙海的曆史遺存和日新月異的新科技麵前,也會感到力不從心。

    收藏是一項知識密集型的文化活動,隻有虛心求教、鍥而不舍才能不斷提高鑒藏水平,才能藏有所得。一個成功的收藏者,必定是一個善於學習、知識豐富的人,所謂“文眼識古董。收藏品自高”的就是這個道理。藏品本身就是曆史的載體,為藏者展示出無限的境界。

    對於古玩。如今的張元正是漸漸從利益型的收藏者進階到了興趣型的收藏者階段了,每一次站在這些古玩之前。靜靜欣賞的時候,他總是能夠感覺到不同的東西,甚至是穿越了曆史,看到了自己從未見過的東西,那是一種精神的升華,是一種心靈的洗滌。

    猶豫古玩本身就是曆史的載體,所以在欣賞古玩的同時,張元也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而且這不是被動的學習。而是主動地學習,帶著興趣的學校,感到非常的快樂,非常的有意思。

    你可以時而在腦海中與楊貴妃對話,時而又跟李世民對飲,這種感覺,不玩收藏的人,隻怕是怎麽也不會懂得。

    從站立到坐下,再從坐下到站立。靜謐的博物館裏麵,就隻有張元一個人,然而他卻沒有感覺到無聊,沒有感覺到無趣。他覺得在這裏,比去看電視,看電影。甚至玩優秀更加有意思,也更加有意義。

    大概兩個時之後。張元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間,然後美美地睡了一覺。這一晚上,他倒是做了幾個好夢,睡得特別有滋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