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八三二章 民窯精品(2/3)

    “從欣賞價值來看,清代民窯器型多樣、畫風活潑、題材廣泛、筆法傳神,比官窯更有欣賞趣味。而且由於存世量相對較大,標準器物也較多,入門學習較快。目前的價格相當低廉,未來的增值空間就更大了,有望成為大眾收藏的最佳投資對象。”

    “相對於書畫、郵票、竹木牙角等藏品更利於保存,更便於流通。以康熙‘樹葉款’青花開光娃娃罐為例,90年代中期年國內拍賣成交價在人民幣000元之間,但在古玩市場上,可以遠低於拍賣價的1500元買到手。而現在價位至少是0000元左右。再如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的直徑8厘米左右的龍紋盤,90年代中期的拍賣成交價是500元,而現在品相、紋飾俱佳者至少要8000元才能到手。”

    “近十年來,清代民窯瓷器價格不斷上漲,收藏熱的持續升溫,收藏隊伍逐年增加。但由於多種原因,清代民窯瓷的價格相對很低,存在著很大的升值空間。”

    “哦,你來是什麽原因呢?”聽這掌櫃的講得不錯,張元也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繼續問道。

    “第一個原因是清代民窯瓷器比官窯器存世量多,價格低,易購買。未來的稀缺性尚未被多數人認識,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流通就少一件;損壞一隻,存世就少一隻。從目前市場觀察,這兩年從農村鄉鎮收集起來進入城市古玩市場的明清民窯青花瓷器,在數量上已大大減少。想必過不多久,明清民窯青花瓷中的上品,將成為城市古玩店中待價而沽的熱門商品。這還隻是明清民窯瓷器,像這八隻大老碗作為宋代瓷器,那就更是難能可貴了。”

    “第二個原因是民間收藏隊伍中相當多的初學者的鑒定和欣賞水平較低,致使相當多的收藏投資資金被購買仿品贗品所占用。不少人不辯真偽又貪圖便宜,眼力不足又愛自作主張,大把大把地向販假售偽者扔錢。一旦這一大批古瓷愛好者知識和眼力得到提高,清代民窯青花瓷價格雖然在不斷升高,但必然成為投資熱點。現在各種鑒寶類的節目非常火熱,相信這一不久之後就會到來的。”

    “嘿嘿,董事長。您覺得我的在理吧?”掌櫃的畢竟是掌櫃的,實在的。如果沒有這些文化積澱和涉獵麵的話,還真坐不到這個位置上來。

    張元笑著點了點頭道:“沒錯。明清民窯瓷器尚且如此,宋代的民窯瓷器就更不必了,或許真如故事裏那個人所的,這八隻大老碗,將來搞不好真得會成為價值連城的古董呢。”

    “我也不奢求那樣,我買這東西,為的隻是其文化積澱和曆史意義,實在的。”李明光笑道,但若他真得一點都不在意這東西的價值。那是不可能的,不然的話,他怎麽肯用六萬多來買呢?

    “不不不,老師你可不能妄自菲薄啊,不瞞您,如果您不肯買的話,這東西我就要了,這可絕對不是來做托啊,我的是實話反正我是很看好這八隻大老碗的。”

    “影響民窯瓷器價格的因素很多。”

    “質量因素。分為三個檔次,即精品、上品和普品。民窯精品的價格永遠比低級大路貨高出幾十倍。而很明顯,這八隻大老碗就屬於民窯精品,這一點我自然可以擔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