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六一二章 隱形富豪(2/3)

    另外,楊耀山不僅是個藝術家,還有個身份更是令張元目瞪口呆,因為楊耀山竟然在麵帶呢擁有二十二個翡翠礦坑的所有權,這個事兒,甚至比雕刻極速更令張元震驚,因為雕刻技術的話,張元自己也有,所以他並不是特別在意,可是這礦坑卻是張元如今夢寐以求的東西啊,如果能‘弄’幾個礦坑的話,那他珠寶店的原料就完全不用發愁了。

    在國內,翡翠被稱為硬‘玉’,而一般‘玉’石則被稱為軟‘玉’。

    在曆朝曆代,軟‘玉’都是宮廷豪族非常喜的東西,甚至還有和氏璧那樣的曆史故事來彰顯這‘玉’石的貴重,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價值連城啊,不然的話,也不會有曆朝曆代的皇帝都用軟‘玉’來做‘玉’璽了。

    不過因為翡翠的原產地很少,隻有美國、日本、俄羅斯、危地馬拉、緬甸等幾個國家,而緬甸是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國家,所以翡翠也被稱為“緬甸‘玉’”。

    清代以後,大量的從緬甸進貢來的緬甸‘玉’開始風靡皇宮。皇帝、皇後以及後宮的妃子用的碗筷、盆盂、盒子等日用品大多都是翡翠製品,而最著名的熱愛翡翠的人當屬慈禧太後,可謂對翡翠的癡‘迷’已近瘋狂。故宮的翡翠收藏品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以下十種翡翠的工藝品。

    “乾隆年製”的翡翠龍紋杯盤:這種拖杯器,在清之前的朝代就已經很流行了,但製成品的‘精’致程度是清朝最佳,這款龍紋杯盤的高度為5,口徑為7,盤徑為18.5。

    尤其是到了近代,特別是經濟發展比較快的這些年時間裏,翡翠硬‘玉’的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軟‘玉’了,當然,這跟炒作有關係,但更多的卻還是因為翡翠產地單一,而且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它的好處,這也是將其價格給哄抬起來了。

    這裏麵有很多原因,之前就已經過了,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讓翡翠價格變得非常離譜,不過這也正體現了翡翠大王的牛‘逼’啊。

    二十二座翡翠礦坑?這到底是個什麽概念啊,張元當初僅僅就是在閆城賭石大會上賭對了一個石王而已,就把自己的企業給搞大做強了。那這楊耀山手底下擁有二十二座翡翠礦坑,這不多的。每年估計都會有好幾十億入賬吧,不。這個楊耀山還是個雕刻大師,估計他自己也有自己的珠寶店和‘玉’器店,這換算成成品的話,那更是一筆無法估計的恐怖收入,什麽世界首富,估計這位楊先生根本都不放在眼裏。

    實際上,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所謂的資產,都不過是股票換算成金錢之後的,那些錢隨時都可能會縮水。跟擁有石油,擁有翡翠,擁有各種資源的真正大老板相比,那簡直不值一提的。

    中東那些土豪那才是真正的有錢啊,坐擁油田,那可都是真金白銀,而不是虛無縹緲的股票,他們那些熱,隨便拉出來一個。估計都要比所謂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更加有錢,隻可惜福布斯排行榜上沒有這些人而已,因為他們的財富那都是秘密的,很難調查清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