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八九章 樹化玉(2/3)

    一般來講,你用放大鏡看了後,不要的話,就明東西有疑問,但要是要了,那賣家就能從你的舉止中讀到信息,一種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的信息,於是,他會順勢把價格抬上去。

    張元沒有用放大鏡,他用的是眼睛在看,不會有這樣的擔心。但他畢竟是個專家啊,別人是相信他的眼光的,如果他不要了,那麽誰都知道這東西有問題了,如果他要,那麽接下來隻怕就要有一番腥風血雨的競爭了。

    仿品在張元那神奇的眼睛之下露出破綻現了原形。我們搞收藏,被造仿的和賣假的忽悠怕了,有時不得不多花時間跑市場逛地攤,不是為了“撿漏”,倒是怕自己孤陋寡聞,不認知新仿的和假造的東西。

    有時,還不得不關注一些看似與古玩不沾邊的東西。經驗和教訓都告訴我們每每在關健時候,所學的東西就管用。張元有個朋友喜歡奇石,他與那人經常探討、查資料和參觀各種奇石展,對近年炒作的樹化玉比較了解,剛才提到的漢玉,就是一塊用樹化玉仿的。

    這是一種新的仿品。現在仿品做假才不像這兩年出版的書上寫的那樣,那些編書的人(這裏要一些,寫書的和編書的不一樣),不負責任地下文章一大抄。也不像馬未都在百家講壇上講的那樣,他也是照搬老一套,什麽羊玉狗玉、梅玉和老提油,老提油和梅玉多費事,一遍又一遍地,羊玉狗玉要殺狗宰羊,還要埋三年,本錢都不夠。

    當然不是馬未都先生講得不好,實在是因為如今科技發展太快,很多造假的手段你根本就來不及去研究,馬未都有經驗,但是他畢竟老了,跟不上時代了。

    但是就這種新仿,馬未都就沒有提到過,很多書裏麵也沒有到過,如果你買了,那麽恭喜你可以買塊豆腐撞死了。

    這東西外型特別像高古玉,雕工也頗為精美相似,如果張元沒有鑒字訣,恐怕也很難看出來,如果你用傳統的判斷方法去判斷這塊玉的真偽,那真得是要慘了。

    正在看那玉的張元卻被歐陽曉丹給拽了過去:“喂,那東西是真的嗎?是不是古墓裏出來的?還有那兩件青銅物件,到底是真是假啊?”

    歐陽曉丹關心的,果然還是被盜的那批文物。張元衝她笑了笑,卻沒有什麽。其實在看完那塊玉之後,他就已經將旁邊放著的青花瓷器和兩件銅器都看過了。比起這個仿品高古玉,不得不,那青銅器和青花瓷都有點假過頭了,最起碼張元就算不用鑒字訣,但平肉眼也能仔細分辨出來。

    當然,這是他自己的本事,別人未必能看出來,要知道張元雖然一直以來在依靠六字真訣,但他是個有憂患意識的人。萬一哪一六字真訣失效了怎麽辦?那他就必須得全部用自己的真才實學了。

    所以在每一次的鑒寶過程中,他都是先憑借自己本身的技術鑒賞一遍,之後才會用六字真訣,這樣一來的話,東西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他漸漸也能用自己的技術來判斷出來了。

    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現在就算不利用能力,也絕對算得上一個專家了。

    “你傻笑什麽啊,那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歐陽曉丹催促道。不過她聲音比較,也知道保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