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一章 作古玉器(2/3)

    是節目攝製結束之後,如果幾位專家同意的話,還可以在節目之後進行一些寶貝的鑒定,畢竟洛城人民這麽高的熱情。

    聽了這話,那些持寶人才訕訕作罷,其實上不上節目無所謂,他們就是聽這幾位專家水平高,想要把自己的寶貝拿來鑒定一下。

    尤其是張元,昨的風頭那可是出盡了,所以今這鑒寶一開始,很多人一上台來,指名點姓就要找“張老師”幫忙鑒定。

    張元雖然有精力,不過他是不會越俎代庖的,別人的活兒,那就是別人的活兒,除非另外幾位專家讓他幫忙,他才會幫忙,否則他就隻鑒定玉器和一些幾位專家都不拿手的東西。

    不管是文人字畫、陶瓷還是雜項,就算是這一行裏麵的專家,你也不可能全都懂得,總有不擅長的,但是任何別人不擅長的東西,張元都能鑒定,所以今這節目裏,最惹眼的還是他。

    “張老師,我看了您昨鑒定那成化鬥彩雞缸杯,我這兒正好也有一件鬥彩,不過不是成化年的,而是乾隆年間的仿品,您給瞧瞧吧,隻要您一句話,如果是假的,我當場就‘一槌定音’了!絕不含糊!這東西我花了二十多萬買的。”最先上台的人,手裏抱著的就是鬥彩,按他的,是乾隆年間的仿品。

    張元頓時一陣頭大啊,雖然他真的很想鑒定,不過他也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忘乎所以了,在古玩收藏這一行裏,你除了要有本事,那還得有人緣,你得會做人,要是因為一件事情得罪了所有的人,那這事兒就沒法兒繼續了。

    他苦勸道:“這位先生,我呢是負責鑒定玉器的,鑒定陶瓷的是君老師,他水平比我高,昨那不過是湊巧遇到了我見過的東西而已,千萬別誤會,我要是鑒定錯了,讓你把好東西砸了,那我可擔待不起啊。”

    此時竇曉玲也替還沒有進場的持寶人解釋道:“張老師是國家玉石珠寶協會的高級顧問,他最擅長的還是玉器珠寶方麵的鑒定,如果有這方麵收藏的,可以找張老師,如果是別的東西,就不要麻煩他了,他也不可能每個人都照顧到啊,要是因為太累了而看錯了,相信大家都不會高興吧。”

    竇曉玲這麽一解釋,倒是讓張元輕鬆了不少,因為後麵排隊的那些個持寶人。很多都是打定了主意去讓張元幫忙鑒定的,這些人手裏拿什麽的都有。

    核桃、瓷瓶、漆器。甚至還有青銅古劍,這亂七八糟的。真是把張元當成萬能人了。

    玉器的鑒定,與其餘東西不太一樣,關鍵這玉器本身就有價值,哪怕是現代的玉器,那有些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看玉器,你不僅僅是看年代,要看真偽,還要看其價值到底多少。甚至還要看雕工之類,反正比鑒定別的要麻煩很多。

    不過張元有鑒字訣,倒是不怕這些,任何麻煩問題,他都能迎刃而解。

    “張老師,這東西是我們家祖傳的寶貝,是一件古代的玉器,我也不是很懂,就聽人這裏麵有‘牛毛紋’。這就是古玉的特點。”一個老實巴交的老頭拿著一個玉器走上前來,對張元道。

    張元拿著那玉器觀察了一下笑道:“這個叫‘龍螭鳳紋掛佩’,曾侯乙墓所出的龍螭鳳紋掛佩,全部由5塊玉材裁製組合而成。共分6節,有4個活環用金屬插連,可拆可合又有8個活環。係用連接方法製成但不可拆分。接連處以明線刻出各形態的龍、峋、鳳、背麵等紋飾,工藝複雜製作精妙。代表戰國玉器工藝水平的頂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