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一九章 盛世文玩,亂世饑荒(1/3)

    聽張元言之鑿鑿,君如海也不好再什麽了,隻是對那黑陶,他依然有幾分疑惑,因為他不太相信張元的鑒寶能力,玉器他不清楚,陶器方麵,他是很自信的,他都看不準,張元憑什麽這麽肯定?

    隻是這個事兒,他在直播的時候不好,就幹脆憋在了心裏,等著到了台下再了。

    此時張元對那持寶人道:“這位先生,您這東西可以等節目結束之後,得到一份由華夏之寶節目組提供的鑒定證書,如果想要出售的話,可以等到節目之後來找我,我叫張元。”

    “謝謝專家!謝謝專家!不過這東西能值多少錢啊?”那人問道。

    “兩百萬左右吧。”張元這個價,自然是往低了的,其實這東西應該在兩百萬以上,不過他既然決定要買,那就不想把價高了,他的錢也不是風吹來的,要是幾千塊的話無所謂,可要是上了十萬乃至百萬,那就得掂量掂量了。

    持寶人離開之後,君如海心裏頭明顯還是有疙瘩,不過想想也無所謂了,不管那黑陶是真是假,總歸張元都了要買的,也就是,這個東西已經跟他沒關係了,他完全可以放下心來。

    但是他又轉念一想,不對啊,這要是東西是真的怎麽辦?不管如何,等節目結束了之後,一定要好好在鑒定一番,現在手頭沒有工具,他不準,可是如果等節目結束了之後,他拿來自己的工具,那就沒問題了。

    古玩鑒定僅僅憑借肉眼與經驗識別,其可靠性會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存在困難並很難形成服力,尤其是在拍賣現場或研討會上,如今行業內都通過輔助性的便攜式視頻顯微鏡來進行現場識別!

    當然了。這種電視節目不行,如果你用了工具,那就顯不出你的本事了。

    放大鏡倒是可以,但顯微鏡就有點不太好了。不過顯微鏡的效果自然比放大鏡要好得多。

    顯微鏡識別可把微的東西放大,在100-00倍率、400-600倍率都可很清晰看到黏土的樣式、氣泡等情況,在顯微鏡下可一目了然,有經驗的古玩愛好者。根據這些信息,就可判斷古玩的年代、出入及真偽。

    也因便攜式視頻數碼顯微鏡的分享性比較強,適用於現場拍賣會、客戶交易、朋友間的分享;又可實時拍照攝像,可進行對比存儲;且便攜式數碼顯微鏡一般都有對比及測量功能,是古玩鑒定愛好者進行分析必備工具。

    有些專家學者覺得自己的眼睛不需要工具,那其實不過是一種自大和狂妄而已。有工具輔助,當然是要比單憑肉眼準確得多。

    君如海這一次就攜帶了一款Anyy的601VP顯微鏡,隻可惜放到酒店沒有帶過來。

    這個事兒就這麽過去了,接下來一個持寶人進場的時候,還是帶的還是陶瓷器,起來也是巧了,這個人帶的東西。正好就是張元曾經在潘家園淘到的成化青花瓷。

    最起碼,這個持寶人是這麽的。

    君如海仔細看了看那瓷罐,有心想要再試探張元一番,於是笑了笑,將東西又放到了張元的麵前道:“張老板,你看看。”

    張元其實不用通過鑒字訣,就知道這東西是假的了,不是他自大。這東西的做工實在有點不怎麽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