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九九章 蘇麻離青(2/3)

    “這東西值錢嗎?我看都壞了啊,買回去養花都不行啊。”歐陽曉丹歪著腦袋道。

    歐陽曉丹就屬於那種純外行了,所以她看瓷器,首先看的是到底壞沒壞,要是壞了,那就提不起什麽興趣了。

    “姑娘,話不能這麽啊,雖的確是有了一點裂縫,上麵還修補過,但是這瓷瓶便宜買回去的話,養花還是可以的。而且這是一件絕對意義上的優質高仿品,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呢。”看起來店老板已經被來這裏的顧客們給洗腦了,徹徹底底地認為這就是一件高仿品。

    “壞了就是壞了,高仿品要是壞了就沒什麽意義了啊。”歐陽曉丹雖然是個外行,但也不是什麽都不懂。

    “嘿嘿,姑娘想買真品,我們店裏有啊,你看這個罐子,那就是乾隆年間的東西,就是缺了蓋子,罐子背麵有一個衝的衝,再就沒別的缺點了,不過卻是真貨啊。”店老板指了指架子上擺著的一個罐子道。

    張元順著店老板的手指著的方向看去,那的確是一個看起來有點破的罐子,所謂衝的衝,那就是從頭到腳有個裂紋,再加上還沒蓋,如果一個罐沒有蓋,那它本身價值得少一半。

    如果是乾隆年間的罐子的話,應該也值不了幾個錢。

    “這罐子您多少錢買回來的?”張元問道,他又開始用自己聲東擊西的問價方法了,看似對那罐子感興趣,其實不過是要個掩護而已,想要連腳下這個梅瓶一起買走。

    這也是買古玩的人經常用的手段,不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就有利於用很便宜的價買到更好的東西。

    “五千塊錢買來的,如果哥你想要的話,我可以給你算便宜點,七千怎麽樣?”店老板笑道。

    “不是我啊老板,你這罐子值不了那麽多錢的,看樣子擺在那裏很久都無人問津了吧。跟這個梅瓶的命運差不多的,七千塊太多了啊。”張元隨口道。

    他嘴上這麽。但心裏頭卻在盤算著,那罐子應該不是乾隆年間的東西。因為所用的顏料應該是“蘇麻離青”,這是是典型的明早期的特征特點。

    瓷器上的花鳥,山水,都是用顏料畫上去的,就像我們用圓珠筆,鋼筆,毛筆寫字畫畫,那效果是不一樣的,這蘇麻離青就是這樣一種顏料。那憑著這種青花料,張元楞是把這瓷器的年代從乾隆時期挪到了明早期,這中間可差三百年呢,他並沒有用鑒字訣,可照樣有這個信心。

    蘇麻離青這種顏料太有特點了,絕不可能是乾隆年間的東西。

    蘇麻離青是從海外進口的,從元代到明代早期,洪武、永樂、宣德製瓷都是用這種青料,這進口的東西。在當時,可不是什麽人都能用的,有個特定的圈子,皇族。也就是官家燒出的瓷器才能用蘇麻離青,到了明成化,由於這種青料稀少珍貴。已經很少見了,都改用國產的青料來燒製瓷器。為了能達到蘇麻離青燒製出的效果,那可是想盡各種辦法去仿。特別是到了清乾隆時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