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八十七章 印刷品也要買?(1/3)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你在說什麽?”聽到張天元神神叨叨地念著,徐剛忍不住問道。

    “這幅字的內容,大概意思是說‘王羲之拜上:快雪過後天氣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沒有結果,心裏鬱結,不詳說。王羲之拜上,山陰張侯啟。’”張天元回答道。

    “這種東西誰都可以臨摹,沒什麽意思,你倒是看看那東西是真是假啊,或者說,是什麽時候的臨摹品,就按照你說的,如果是唐代的精致臨摹品的話,便可以當作真跡了,不是嗎?”徐剛問道。

    張天元點了點頭,不過並沒有著急去動用六字真訣鑒定,他想要看看自己單憑眼力可以判斷到什麽程度,也算是玩一玩吧,不然鑒賞還有什麽意思。

    從書法特點上來說《快雪時晴帖》雖短短二十餘字,卻顯其和諧中妙合造化的意境,於行書中帶有楷書筆意。

    前後兩次“頓首”作連筆草書,第二行“果為”也作連筆。此書以圓筆藏鋒為主,神態自如,從容不迫,起筆收筆,轉換提按,似山蘊玉,雖不外耀鋒芒而精神內涵,骨力中藏,識者有“圓勁古雅,意致優閑逸裕,味之深不可測”之評。

    而其平和簡靜,從容中道而以韻勝的書風已成為晉人之書的特色。

    看到這裏,張天元不禁有些困惑了,怎麽越看這東西越像是真跡啊,不僅有王羲之書法的神韻,而且落筆恰到好處,臨摹的痕跡幾乎沒有。

    當然,他是不能十分肯定的,畢竟離開了六字真訣,他的鑒定能力也就是一般而已,雖說不能算一竅不通,但絕對算不上大師,這鑒定,也隻能自己心裏頭想想而已,說出來怕是要貽笑大方了。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張天元知道《快雪時晴帖》的最佳仿品如今隻有一幅,目前還在台·北博物院收藏者呢,那是唐代書法家臨摹的,用的是雙鉤填廓法。

    所謂雙鉤填廓法,指的就是用一張透明的薄紙或是塗了蠟的紙,鋪在原作上描出輪廓再將它描在要複製的紙上,然後按原樣用墨填寫。這樣的複製品幾乎與原跡一樣,保持了原作的神韻。

    在當代,這種臨摹作品幾乎可以稱為真跡了,關鍵是王羲之為東晉時人,距今有一千多年了,寫在紙上的東西如果沒有特殊的保存方式很難保存到現在的,這件臨摹作品因為距離王羲之的年代最近,再加上又是唯一的一件,故而被當成真跡也可以理解。

    正猶豫著是不是要利用地氣鑒定一下,忽然就聽到塗壽在那裏調侃羊易俊了:“羊羔子,你是不是都當這裏的人傻呢?你要是拿米芾的字,拿明清兩代書法家的字來拍,或許還能引起轟動,拿王羲之的字?你腦子有坑吧,這東西不看就知道是假的,不僅不是真跡,而且連上乘的臨摹作品都不算,我告訴你吧,除非那位寶主把台·北博物院那件東西盜出來了,否則你趕緊把這爛東西收起來吧,別丟人現眼了。”

    塗壽這一次連那字看都沒有看一眼,隻是從自己的經驗和那幅字所用紙張的嶄新程度來判斷的,因為他對於垃圾,一向不怎麽願意開眼的,免得汙染了自己的眼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