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五章 太白絕筆?(3/4)

    “你這小子,唉,好好好,我請客行了吧,臭小子。”徐剛無奈搖了搖頭,過去先付了賬。

    這店裏都是先付賬,後上包子的。

    到了二樓,有暖氣的屋子裏,老外的話多了起來,絮絮叨叨地給張天元講著自己的經曆。

    說自己是從德國來的,下火車的時候被人偷了錢包,現在身上就隻剩一點錢了,本來想在這店裏吃點東西的,誰知道店夥計不小心把湯汁灑在了他的那幅字上了,濕了的字,被稍微一扯就爛掉了,好好的東西成了四片,就算是粘好了,也比不上以前的價值了。

    這個時候,灌湯包來了,老外看得是亮眼發直。

    “你先吃吧,把那幅字拿給我看下,如果中意,我會以一個滿意的價格收購的,好吧?”張天元笑道。

    “字都爛了,而且上麵有了油湯,再也弄不幹淨了,你真的要?”老外問道。

    “我說了要拿肯定就會要的,你先吃東西吧。”張天元為什麽這麽肯定地說要呢?因為在靠近老外的那個時候,他體內的地氣就產生了反應,然後用尋字訣找了一下,果然這老外身上有寶,他自然是不肯放過了。

    老外點了點頭,因為確實是餓了,所以便開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徐剛在一旁看著那幅字,真得是連連搖頭,在他看來,那東西就算是寶貝,此時都被五馬分屍了,而且上麵很多字跡都因為油膩看不清了,估計也賣不了幾個錢,更何況他壓根就不相信這字是真得,就像張天元剛才所說的那樣,李白的傳世書法真跡就隻有唯一一樣而已,現在在故宮博物院放著呢。

    張天元沒有在意徐剛的表情,他攤開字看了一下。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

    這是李白的《上陽台帖》,當然隻是贗品而已,真品上麵不僅有太白落款,其後還有諸多曆史名人的題跋等等。

    比如引首清高宗弘曆楷書題“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台”七字。

    後紙有宋徽宗趙佶,元張晏、杜本、歐陽玄、王餘慶、危素、騶魯,清乾隆皇帝題跋和觀款。

    卷前後鈐有宋趙孟堅“子固”、“彜齋”、賈似道“秋壑圖書”,元“張晏私印”、“歐陽玄印”以及明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岐、清內府,近代張伯駒等鑒藏印。

    張天元對《上陽台帖》其實或多或少還是有些了解的,他的六字真訣能辨別真偽,但是不可能知道那麽多的曆史典故或者資料,這都是他自己平時積累學來的,當初選擇考古學,其實也是他的興趣所在。

    這幅書法上麵,隻有正文和落款,其餘都沒有,所以可以肯定是贗品,但是否贗品就沒有價值了呢?

    張天元並不是這麽認為的,他目前雖不知道這書法是誰描摹的,但是可以肯定,這也是一位大書法家所寫,不然的話,尋字訣不會產生反應,地氣也不會觸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