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五百十一章 所羅門隘口爭奪戰(1/3)

    (感謝老牌555、oang的月票,最後的三小時了,雙倍月票到碗裏來,哈哈!)

    印度半島動蕩不安。

    孔雀王朝不複存在,短暫的統一王朝在經曆了阿育王偉大的征服後,漸漸的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末代君王巨車王雄心勃勃,正值壯年的他,準備通過與強秦的一戰來確立他的地位,但他的夢想,他的生命,還有他的子孫們,都在一場陰謀中化為了絲絲哀愁。

    普西亞米陀和差友在刺殺了巨車之後,又血洗了華氏城、曲女城、瞻波城、俱盧城等摩揭陀王國的重要城市,巽伽族的屠刀一次次的落下,每一次都相伴著摩揭陀人痛苦和絕望的淚水,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樣的大屠殺,要是換作其它的民族,早就揭竿而起拚一個你死我活了,但摩揭陀人卻因為信仰佛教的緣故,他們把這種苦難看作了往生罪惡的救贖。

    佛教。

    真實起源於尼泊爾一帶的古國迦毗羅衛國,由這個小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立,達摩祖師在佛經中被稱為佛陀,他拋棄王位而出家的故事,也成為一代代信佛之人傳頌的佳話,不過說實話,在印度這個小國林立,王國朝不保夕的地方當王子,還真不如出家當一個和尚來的有前途。

    達摩結舍利而顯真靈,它的教經,總能給人以希望,讓人在幻想中憧憬美好,在一次次的頌經中麻醉自己的靈魂,這種自我的麻醉將人本姓中的善與惡掩蓋了起來,向善的人希望自己所做的善事能通過神靈傳遞到來生,做惡的人希望通過一次次的懺悔來換得內心的平靜,在阿育王執政的後期,佛教在印度次大陸的傳播達到了頂點。

    不過,摩揭陀人的忍讓,並沒有平息印度半島上的權力爭鬥,巽伽人的崛起過程,伴隨著無數的陰謀與詭計,而刺殺巨車的行為,更讓相當一部分對孔雀王朝抱有同情心的小國心生異誌。

    巨車這個傀儡君王的存在。

    不管有沒有用,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各部族對於孔雀王朝還有著名義上的尊敬,對於巨車下達的各部派兵的命令還能遵從,而現在,普西亞米陀算什麽?還有那個隻會算計別人的差友,十足的小人一個,憑什麽來領導我們?

    懷著不同的心思,百乘族、安達羅、哈拉帕、吠陀、阿濕陀、羯陵伽等十餘個大大小小的部落族群,紛紛宣布脫離孔雀王朝而自立,他們在忐忑中小心翼翼的保護著自己的地盤,生怕一個不慎被近鄰的對手給抓住疏忽,奪去祖宗生存之地。

    在這樣的一種困難局麵下,印度人就象一盤散沙一樣,無法聚攏起多大的抵抗力量,這對於普西亞米陀、差友這樣的堅定反秦派來說,無疑是壞的不能再壞的消息。

    ——。

    印度人的內耗。

    對於正在大舉進攻的秦國來說,是值得慶祝的一個好消息,隻不過,在李原的眼裏,印度人充其量隻是一隻臭蟲,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跳出來惡心幾下罷了,不管是普西亞米陀還是差友、室利,都算不上強大的對手。即便是印度人尊之為戰神的阿育王複生,也是一樣的待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