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九十六章 **弩發明(2/3)

    伊比利亞半島。

    曾經是漢尼拔嶽父的領地,後來才被羅馬人強占。要想說服漢尼拔,確實難度不小,不過,賈誼也不是全無依仗,除了三寸不爛之舌外,懷中李原的書信,是最好的遊說法寶,漢尼拔對其他人也許會不屑一顧,而對敢於和羅馬人硬碰硬交鋒,並取得勝利的李原,他的心中要看重幾分。

    ——。

    賈誼沒有猜錯。

    漢尼拔確實已經頒布了總動員令,急於複仇的他已經等不及了,在得到宿敵連敗的消息後,漢尼拔認為,羅馬人已經窮途末路了。他們在海戰中不是秦人的對手,在陸戰上更是失分連連,這個時候,迦太基人必須迅速行動,狠狠的給羅馬人以重重一擊。

    收獲季的歡慶,給予迦太基人的不僅僅是財富,還有重新振作的信心。

    以弱擊強。

    以少勝多。

    過去是迦太基人與羅馬人戰爭史的主旋律,漢尼拔雖然在軍事上有著優秀的才幹,但孤軍奮戰的結果是雖然能在局部戰事中獲得勝利,卻不能改變戰役的大局,而今,局勢因為秦國的意外出現而逆轉,羅馬人陷入到了困境之中,這讓漢尼拔重新看到了逆轉的希望。

    賈誼與漢尼拔的會談,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為了保持住這一份機密,漢尼拔沒有讓其他的迦太基官員參與其中,而秦國使團一方也是一樣,張釋之和馮唐作為副使,作用更多的體現在向迦太基人傳播東方的文明、天師教義和大秦強大的國力上麵。

    分工不同。

    自然擔負的責任也不同。

    賈誼在秘密會談中,將李原的書信呈了出來,同時,為了堅定漢尼拔的信心,他向漢尼拔透露了秦國目前掌握的羅馬的最新情報,西庇阿的暴兵計劃、羅馬國內奴隸主和自耕農對於遭受入侵的忿怒,再加上迦太基與羅馬的宿仇,可以想象,一旦迦太基軍隊搶先進入伊比利亞半島,勢必會激起羅馬人的強烈反應,到了那時候,深陷泥潭之中的漢尼拔極有可能遭到羅馬人的圍攻。

    李原的這一誠懇表態,讓漢尼拔陷入沉默之中,他不是沒有軍事眼光,羅馬人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若是沒有秦國在東部戰線的發力,迦太基隻有二萬不到的西路軍實在無法對羅馬構成多大的威脅。

    曾經的遠征,輝煌的冒險,漢尼拔成功過一次,但這並不代表再來一次依舊能夠獲得成功,西庇阿在一隻眼睛盯著秦國的同時,另一隻眼睛還在緊緊的瞄著漢尼拔這個老對手。

    經過五天的緊張談判,漢尼拔最終同意了暫緩進攻羅馬本土的意見,當然,為了震懾羅馬人,同時鼓起迦太基人的鬥誌,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南部加泰羅尼亞地區,迦太基軍隊會適時的發起一連串的小規模攻勢。這樣的攻勢是迦太基國情的需要,也是漢尼拔執政的需要,對於秦國來說,迦太基的適當牽製也是必須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