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九十五章 聖母的男人(1/2)

    女人相爭。

    誰是勝利者,最終要由男人來決定。

    當然,這個男人必須是象李原一樣強大的英雄人物。

    克麗奧佩特拉希望見上李原一麵,然後用她的媚力、她的身體、她的心計去贏回失去的一切。而瑪利亞這個年輕的猶太小娘,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李原靜靜的聽著從克麗奧佩特拉那裏獲得的消息,他的沉默不語讓瑪利亞忐忑起來,她還是第一次參與到這種國與國之間的複雜情形中,心裏一邊碰碰的跳動著,一邊不時的打量麵前這個沉峻的象一座山的男人。

    如果沒有東方之行,李原在瑪利亞的心中,至多也不過是和亞曆山大大帝一樣,是一個嗜血的君王,偉大的統帥罷了。但到了長安、到了關東的滎陽、彭城等地之後,瑪利亞才發現,她的認識並不充分。

    秦末**,諸侯攻秦,都城陷落,國之將滅。

    在這一連串的劇變之後,李原突然出現了,他就象北鬥七星中最閃亮的那一顆,引領著萬千大秦將士從黑暗中崛起,漸漸的將光華照亮整個夜空。讓瑪利亞感興趣的,還不僅僅是這些,李原的草根身份更讓她心有戚戚。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瑪利亞在東方時聽到的一句口號,說出這句話的據說是數年前率領一群農民揭竿而起的一位叫陳勝的英雄。這個人雖然已經湮沒在曆史塵埃之中,但他的這句話卻是震聾發饋。

    李原從雍丘城中的一個軍侯起步,憑著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的踏上權力的顛峰,這其中雖然有來自李斯方麵的助力,但真正的原因還是本身的能力出眾。

    猶太民族生活在地中海東岸死海一帶已有千年,這千年裏,太多的苦難相伴著這個民族,而猶太民眾期盼的英雄卻一直沒有出現。

    現在的猶太王戴維雖然在選擇與秦國結盟的問題上表現出了精明的一麵,但這個大商人、大貴族出身的君王很顯然不能代表全體猶太人的利益,說的更透徹一點,戴維隻是猶太貴族壓製普通民眾的一個代言人,他不會也不可能將猶太人帶出苦難。

    瑪利亞和她的夥伴們一直在苦苦尋找,沒有錯,夥伴們——。在一百餘年前,一個神秘的組織在猶太貧民中間逐漸發展壯大,它的名字就是猶太教,而在瑪利亞的心中,李原的印象已經和猶太教的聖人摩西一樣了。

    《出埃及記》是猶太人視為神聖的一個故事。聖徒摩西受上帝耶和華之命,率領被奴役的希伯來人逃離古埃及前往一塊富饒的應許之地。在經曆40多年的艱難跋涉,他在就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就去世了。

    在摩西勇於犧牲的精神引領下,希伯來人擺脫了奴役的悲慘生活,學會遵守猶太十誡,並成為曆史上首個尊奉單一神宗教的民族。

    對於猶太少女瑪利亞的這份執念,李原知道一點,不過,代替摩西成為猶太人的聖徒,李原還沒有考慮過,一個東方黃種人成為西方白種人的聖人,這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中國兵法的老祖宗孫武,在其所著的書裏麵,對於戰事有這樣的描述。李原苦苦思索。西征以來一直順風順水的大秦軍,在麵臨最強大的對手時,不僅僅需要勇敢,還需要那麽一點智慧。

    大秦與羅馬。

    一直被後人意**誰更厲害的兩個東西方古代強國,本來是絕不可能相遇到一處的,但如今,因為李原的橫空出世,而使得誰更厲害成為擂台比拚的重點。在這一場從未有過的亞歐大陸爭霸戰開始之前,好好的梳理一下各自的底牌,是十分必要的。

    秦國方麵。

    有利的底牌,是經過一連串的合縱連橫,李原成功的在亞平寧半島的四周,經營起了一張大網,同時,在巴爾幹半島上,十萬秦軍擊退了羅馬的高盧軍團,在海上,新建立的大秦地中海艦隊也開始顯露鋒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