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八十四章 海盜艦隊(1/2)

    中車府令馮唐、河西郡守魏尚、禦史丞左忌,車騎將軍雷被等一個個新人被提拔,一下子打破了秦國原有的官員體係,而這種全新的格局,也讓更多想要證明自己的年輕人看到了秦國不苟一格任用人才的力度。

    在革新國內政治局麵的同時,李原也加快了對西方新占領地域的控製力度,除了新安城、東陽城、西雍城等七星連城之外,埃及和西伯利亞兩個新地方,以行省的方式正式建立,李仲翔和韓信作為第一任的長官,成為了獨領一方的諸侯。

    分封諸王。

    這是春秋之時,西周統治天下時的主要辦法。在秦國建立之後,主要推進的就是中央政斧直接管轄的郡縣體製。不過,隨著地域的擴大,這種直轄體製的缺陷也開始暴露出來,那就是由於疆域過於遼闊,一些事務特別是突發事務的處理上,會因為路上傳輸的時間過長,而使得問題久久不能解決。

    從這一點上來說,賦予遙遠的邊地自治權,是可行合理的做法,而作為中央朝廷來說,要做的是把握好這個度。換句話說,不能放任,也不能收得太緊。

    幅圓遼闊的龐大帝國,終有一天,會分崩離析,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而李原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給轄下的一片片土地注入東方文明的底蘊,使得它不管經曆多少年、多少代,依舊經久不息。

    ——。

    大秦曆十六年,春。

    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又難得的在長安城陪著家人渡過了一個節曰,李原除了感受到濃濃的溫情外,也開始分外的想念在外征戰的老兄弟們。

    “屬於男人的戰場,在西方,而不在溫柔鄉裏。”

    “大秦的男兒,就當提劍西行,斬將奪旗,彰我大國之威。”

    一月間,李原在長安再次頒布了西征動員令,廣闊無際的中亞、中東還有歐洲的東部、非洲的北部,需要更多的士兵,更多的新移民的加入。

    這是李原第三次號召秦國國內的民眾支援西方戰事,第一次的時候,隻有最為忠心耿耿的部下相隨;第二次的時候,是那些從征西行動中獲得利益的投機者們加入了進來,而這一次,響應號召的,是一批批新移民的既得利益者,還有他們的親屬朋友。

    隴西郡,狄道。

    李氏一族正在召開族會,李姓這些年隨著秦國的強大而族人越發的興盛起來,雖然李原這個李姓不是狄道李,而是上蔡李,但這並不能遮蓋姓李的人的自豪感,更何況,如今在征西戰事中赫赫有名的大將李仲翔就出自於狄道李姓。

    年長須發俱白的老族人,以輩份而論,還是李仲翔的族爺爺,坐在祠堂上,麵對一眾後輩,老人家神情激動,一個李仲翔,隻能保證李姓在一段時間內的地位。就象當年的李信一樣,他隻讓李氏風光了十餘年。所以,要想成為真正的豪門大族,李家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挺身而出。

    堂下的十餘個李姓年輕人即將追隨西征的腳步出發,他們中間,也許有人再也不能回來,也許有人會埋骨他鄉,但隻要有一、二個人成功,那李家成為隴西大姓豪門的機會就來了。

    在隴西李氏的族會召開的同時,在關中的其他地方,在關東、蜀中、河東等地,那些有名望的大族也在緊張的商議著,是加入到這場征伐之中,還是保守的不參與,以免全族精英召致覆滅的損失。

    李氏選擇了跟隨,同樣是大族的河東司馬氏,在這次的選擇中,卻選擇了另一個方向,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司馬印這個大秦兵造大匠師在一年前因病早亡,司馬家族的實權易手,而接任的族長司馬談更專注河東鹽池事務,對於擴張勢力不怎麽感興趣。

    有人相隨,有人落後。

    起起落落之中,時間轉眼已到了初春季節,距離李原決定出發的曰子不遠,而來自大秦各地的十萬將士也已整裝待發。一批又一批的西征將士,就象輸入血脈的股股新鮮血液,能夠給予在前方征戰的將士們以最大的安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