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七十五章 地中海爭霸戰(1/3)

    知己之交,相見恨晚。

    李原與漢尼拔的這一次會麵,來的真是時候,雖然雙方的語言不通,還需依靠譯者來表達各自的意思,但彼此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都能讓對方領會得到意思,這種屬於戰略家的眼光,是低於這個層麵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長久以來,李原就象一個孤獨的領跑者,帶領著秦國的一幫毛頭小子無所畏懼的拚殺著,他的果斷和能力,讓敵人膽戰,讓將士歡呼,而在一次次榮耀與勝利的背後,李原卻又在不得不體會著高處不勝寒的孤寂。

    思想上的交流。

    不是情感或者**的融合,年輕貌美又可愛的女子,給予李原的,是身體上的享受,而在精神層麵,則缺少一些共鳴。

    漢尼拔當過迦太基的行政官,這種管理一個國家的綜合能力,是沒有做過一國之首的人所不能體會的,思想上的碰撞讓雙方的交流很是順暢,到了交談的最後,連一直在旁聽講的李仲翔也加入到了討論的行列中。

    經過西域平衡三十六個綠洲國家的鍛煉,李仲翔漸漸的擺脫了隻作為軍中將領的狹隘觀點,開始把目光更多的投向政治、經濟等多個層麵,而李原這一次決定讓李仲翔隨同自己出兵埃及,也是存了以後將北部非洲以及地中海東岸一帶交給這位秦軍名將管理的意思。

    東、西方關於軍事作戰思想的碰撞,第一次實現了麵對麵,人對人的直接交流,這讓李原、漢尼拔驚喜之下,一直交談至深夜。

    次曰天明。

    李原屋內的燈火才始熄滅,放下顧忌的漢尼拔隨後為李原細細的介紹了地中海沿岸諸國的風土人情、當權者的情況,這些細節上的東西是史書上不可能記錄的,就算在西方的哪一個城市的博物館裏有這方麵的點滴記載,李原一個東方人也不可能知道這些。

    天時、地利、人和。

    這是戰爭的全部,對於遠道而來的秦國來說,這三個方麵目前都不具備,如果隻憑著實力上的強橫和羅馬人硬拚的話,就算最後獲得了勝利,也是建造在沙丘上的城堡,終有一天龐大的帝國會被一陣風所吹倒。

    在這方麵,亞曆山大的馬其頓帝國已經有了例子在前麵,李原可不想開創的好局麵因為急功近利而終止。況且,與亞曆山大不同,李原還年輕,隻不過三十而立的他,有著大把的時間來經營西方的疆土。

    熟悉地中海各國情況,又願意為秦國提供情報,加上還沒有實權的漢尼拔無疑是理想的合作對象,至於以後迦太基在漢尼拔的領導下會不會複興,李原沒有考慮,一個奴隸製國家的興衰,不是單個人所能左右的。

    漢尼拔再厲害,他也無法阻止迦太基內部的腐朽,一個沒落的王國,如果其根子已經腐爛了,那麽就算再施肥薄土,也無法讓它起死回生。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漢尼拔被李原當作重要的貴客,安置在了軍營之中,隨著交談的深入,漢尼拔與李原的關係也是越發的融洽。

    “尊敬的陛下,你的軍隊要攻下亞曆山大港,從目前的態勢來說,難度很大,除非大秦軍隊能夠搶先一步封鎖了港口,切斷埃及人的補給路線。”漢尼拔站在複原的沙盤前麵,點指著雙方的兵力分布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