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之利刃(1/3)

    將別人當傻子的人,最終會發現,其實自己才是最傻的那一個。

    約鬥的新條件。

    彼得烏斯黑著一張臉答應了下來,盡管曹信提出的要求足夠的羞辱人,但羅馬人對於自己取勝的信心堅定不移。

    經過一番爭執,大秦與羅馬各出五名勇士比拚角鬥,按照彼得烏斯的想法,最好的結果就是在金角灣兩軍陣前,劃出一塊固定的區域,然後雙方士兵就在裏麵撕殺,而他們這些旁觀者作為見證,最後站著的人是哪一方,就代表這一方獲得最後勝利。

    對於這一方案,曹信毫不客氣的拒絕了,他提出了另外的一個主意:在博斯布魯斯海峽的中心偏南位置,有一個叫做克拉爾島的無人小島,大秦與羅馬的這二隊比拚勇士,將分別乘坐小船登上此島,然後雙方就是各憑本事,看誰能活得更久,能搶先一步殺死他們的對手,贏得最後的勝利。

    這一更改,突顯了曹信的應變能力,克拉爾島方圓雖隻有十餘裏,但島上的地形卻並不平坦,不僅有沿海灘生長的紅樹林,還有高低不平的岸礁群,秦軍在這樣複雜的地形條件下,可以更好的發揮團隊合力。

    這些天來,關於羅馬這個西方強國的諸多資料,在蒙虎手下的那些精幹暗間努力下,已經源源不斷的匯總到前線的秦軍將領處,與已經步入封建製的秦國相比,羅馬人的奴隸印跡還相當的深厚,象元老院的大部分貴族,平素最為喜歡的娛樂活動,就是到大競技場去觀看一場奴隸角鬥士的殘酷撕殺。

    競技場。

    就是那種四周俱是看台,而中間是一塊場地的圓形觀賞台,角鬥士們進入場地之外,會彼此撕殺,直到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倒下,而最後的勝利者將獲得他們最寶貴的東西——**。

    對於羅馬的奴隸來說,**是最珍貴的,所以他們會全力以赴,會不惜生死。

    在固定的場地裏與經驗豐富的羅馬角鬥士們比拚,顯然是秦軍吃虧了,曹信雖然是猛張飛,但也是粗中有細。

    對於曹信提出的在克拉爾島比試一場的要求,彼得烏斯想了想,沒有發現有什麽問題遂點頭同意了,從金角灣朝克拉爾島望去,在天氣尚好的情況下,可以模模糊糊的看得見島上的一舉一動,在眾目睽睽之下,彼得烏斯並不認為秦人會有什麽埋伏,而對於麾下五名精選出來的高大高盧勇士,他也有十分的信心。

    兩條小船駛離海岸。

    一左一右,分別搭載著屬於不同陣營的將士們。

    晉陽洪桐人郅都是被挑選出來的五名秦軍勇士中的一員,洪桐這個地方,在曰後會因為一顆大槐樹而顯名,不過,在郅都生存的年代,洪桐還隻是一個不起眼的靠近汾河的小村子罷了。

    加入秦國西征軍隊,對於郅都來說,是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他可不想和祖祖輩輩的晉國後裔們一樣,麵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窩在洪桐那塊小地方過曰子。而為了能夠出人頭地,郅都從師於遊俠許負,學習擊劍之術,從師於大儒鄭玄,學習諸子百家著作,而在他二十歲的這一年,郅都在滎陽城門口的布告上,看到了大秦征召西征勇士的詔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