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初定(1/2)

    (讓大家久等了,母親在長征醫院開刀後,恢複得不錯!從今天起再次更新)

    時光飛逝,二千餘年前,穿行在絲綢之路上的胡商駝隊,冒著被劫殺的巨大危險,來往於蔥嶺、天山、河西這一片廣闊的沙漠荒野。

    對於不遠千裏來到東方尋求財富的西方商賈來說,神秘的東方是最吸引他們的地方,豐饒的秦國不僅僅代表著強大無比,更代表著無窮無盡讓他們垂涎欲滴的稀有珍物,而這些東方的珍品經過絲綢之路的層層轉賣之後,在羅馬等西方諸國可謂一物難求。

    正是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由長安出發,經河西、西域、天山南北、蔥嶺再到烏孫、安息、薩珊、羅馬的這一條絲綢之路上,西方商隊絡繹不絕,他們中間,不僅有來自於西域諸個小國的商人,更有遠來自安息、甚至於從羅馬而來的白種人。

    黃沙漫卷。

    胡茄聲音蒼涼。

    這一路西行,所見之處也是越發的荒涼,就算有點綴在沙漠中的一、二個綠洲,也不過是幾麵土牆,數十個帳蓬的臨時宿營地罷了。這種狀況一直到過了蔥嶺到達阿拉海流域,才始漸漸好轉起來。

    在荒涼的沙漠荒灘綠洲之間穿行,對於剛剛年過三十的中行說而言,這是一次人生的冒險,東方與西方的文明之間,總有著諸多的不同,而一個異邦人氏要融入到另一種文明之中,難度可想而知。

    中行說這一次西逃,可以說惶惶之極,匈奴人的全線潰敗,讓中行說對秦國的強大有了最為清醒的認識,遍數當前北方草原上的諸個部落,他已經不會再認為,有哪一個部落能夠與強秦相抗衡。

    西域路上的三十六個城邦國家,顯然不是中行說的目標。要想逃生或複仇,他必須逃得更遠,必須遠涉異邦,去尋找另一個強悍並幅圓廣闊的大國。

    安息。

    在世界史上,稱之為帕提亞,在中國的古文獻裏麵,則多以安息稱呼。中行說跟隨的這一隊胡商,正是來自安息的商隊。安息人又被稱為“白匈奴人”,這是由於中原一帶對於西域各地的胡人不熟悉的緣故,而實際上,安息人與匈奴人是兩個不同的族群,相互之間並沒有聯係。

    安息人遠道往秦國來,主要的物資販運就是毯毛,還有西方的器物,由於波斯王朝的沒落,逐漸強大起來的安息,已經成為了西域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國度,但凡是從西秦地中海一帶運來的物資,都要經過安息再轉到大秦。

    存在於古文獻中的絲綢之路,實際上是由一段段層層接力的商隊來形成的,真正的從歐洲一帶到秦國冒險的商人幾乎沒有,他們一般將貨物運送到兩河流域一帶,然後再由波斯人轉運到安息,再通過安息人運到東方。

    安息的王都番兜城位於裏海邊上,黃色的土牆、街道上隨處可見的牛馬糞便,還有長著金黃色卷發、皮膚慘白的嚇人的異邦人,讓中行說有一種孤獨無助的失落感。

    不過,這種迥然不同的異邦風情、還有身材高大透著粗魯與野蠻的安息士兵,也讓來自東方的中行說感受到了一絲興奮。如同在匈奴時一樣,中行說暗暗發下誓言,要憑著自己的一番口舌,去贏得安息王弗裏阿帕提烏斯的信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