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佗之死(1/2)

    梅越人全族覆滅。

    在血淋淋的事實麵前,在秦軍如雷霆掃穴般的強大攻勢麵前,南越軍中的秦軍老卒們感到了傍徨和不安。

    他們一方麵留戀著南越國給予的財富和權力,留戀著新娶的越族女子,另一方麵又對回歸秦國,回到家鄉心存希望,在這兩種不同想法的左右下,守衛的南越軍戰鬥力之低落可想而知。

    十月二十曰。

    扈輒軍攻破任囂城。

    任囂城的位置就在今天的韶關一帶,這座關隘也是五嶺通向南海郡番禺城的最後一道屏障,趙佗以“任囂”的名字命名此城,其意義非同小可。然而,名字起得響亮,並不代表城池就固若金湯,守衛城池的南越軍約二千餘將兵,在帶兵校尉的帶領下,向秦軍投降。

    接下來,一個又一個南越國的關隘失陷,其速度之快,不僅讓秦軍將領感到不可思議,更讓南越君臣手忙腳亂,人心惶惶。

    四會。

    南越王趙佗、丞相呂嘉站在了臨近四江的戰船甲板上,南越軍近四萬餘士兵,正整裝待發,準備沿著西江而下,回轉番禺。趙佗在無奈之下,最後還是放不下南海郡的根基,決定分兵阻擊。

    至於王尚這一路秦軍怎麽辦?

    趙佗想到了呂台。

    比起其他的南越軍將校,呂台至少有和秦軍交戰的經驗,而且,呂台這些天來給趙佗的印象很是不錯。年輕有為,精明強幹,在一些事情的處置上又頗有決斷力,這是呂台給趙佗留下的深刻印象。

    為了讓呂台安心給自己賣命,趙佗甚至於幹脆將用兵的虎符大印交給了呂台,按趙佗的心思,呂台從到南越以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連續的受到破格提拔重用,這一份知遇之恩擺在那裏,呂台豈能不死心塌地的感激涕憐。

    呂台受命領一萬南越軍駐守四會,以擋住王尚軍的進攻,對於這一重任,呂台拍著胸口慨然應允,不過,等到趙佗一離開,呂台的臉色就變了。

    “一萬將兵,能做什麽?麵前的秦軍足足有好幾萬人,而且還有夜郎人參與,他呂台要是不想死的太快的話,就趕緊要離開四會這個地方。”趙佗對於呂台來說,不過是利用依附的工具罷了。

    實際上,呂台之前所有的舉動,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掌握軍權,隻有真正的手裏有一支強力的武裝,呂台才有可能與秦軍對峙。

    當然,如果趙佗能夠在與秦軍的交鋒中占得上風,呂台不介意為他賣命,但現在,南越國明顯已是大勢已去,呂台還年輕,還有大好的時光要渡過,他可不想就這樣戰死於沙場。有了異樣的想法,呂台毫不猶豫的放棄拋棄趙佗這個伯樂,

    十月二十二曰。。

    呂台假詔武王趙佗將令,下令部下將校棄守四會,轉而向南朝著象郡、交趾一帶撤退。對於呂台的這一命令,南越軍中的那些將校們不是沒有疑心,但在呂台出示了趙佗留下的虎符之後,即徹底沒了聲音。

    有虎符鎮壓著,南越軍將校凡有不同意見的,即被呂台一一點名,直接押到軍營外麵處決了事,在他的血腥強壓下,南越軍一萬將兵離開呂會,向著象郡、交趾郡安南一帶逃竄而去。

    呂台選擇逃亡的地方,與秦軍進攻番禺的目標地不同,安南一帶已經地處更為偏遠的中南半島,那裏生活的越人其行為舉止、生活習姓與嶺南越人相比,更加的異族化,好在趙佗留下的這一部將兵,俱是從南越當地招募的本地人丁,他們對秦國很是陌生,這倒讓呂台在震懾時占了一個便宜。

    呂台擅自逃竄之後,秦國遠征軍麵前,再無南越軍阻擋。就在趙佗前腳剛剛踏進越秀山關城之時,秦軍各部迫近都城的消息讓他眼前一黑,差一點從馬上摔落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