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二十七章 決戰江南(2/3)

    “末將遵令。”王長恭一陣激動,躬身道。

    久聞李原平易近人,沒有什麽架子,但王長恭心裏終歸不安,現在一見,發現李原正如楊玉所說一樣,王長恭一顆心才始放了下來。

    “王都尉,你部千裏而回,將卒俱已疲憊,另外,多年未歸家鄉,這些曰子就先與家人團聚吧。至於軍中補給輜重,讓楊校尉領著去軍需倉庫領就是了。”丞相陳平上前道。

    “謝丞相指點,末將這就下去安置。”王長恭感激說道。王長恭的這些部下們,在南越軍中素受排擠,其使用的軍器還是十餘年前的裝備,而新秦軍的裝備,比南越軍要好了不知多少,比王長恭的這些反正士卒們更是領先了二個時代。

    ——。

    待王長恭、楊玉退下。

    李原已經從最初接到秦國使團遇襲的消息中平靜下來,這個時代,是弱肉強食的時代,是英雄豪傑並起的時代,你不可能指望別人拱手將自己的地盤相讓出來,而要想統一南方,就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一階段戰事之後,彭越的中路軍、馮宣的西路軍還有蔣渝的東路軍各自撤回了位於大江南岸的駐防地。

    七、八月份。

    正是江南最熱的季節,對於秦軍來說,適應氣候的困難程度成倍的增加,接下來適合南進的時間,應該是在九月底十月份。當西北風吹拂過大江之南時,秦軍將卒經過一個夏天的適應,對於江河湖泊一帶的地形地貌、人文環境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另外,為了加強南征軍的力量,李原已經決定,從大河以南的各郡再一次招募將士,作為第二批的預備隊,隨著秦國統一步伐的加快,這批新募的士兵對於秦國的歸屬感要勝過第一批的前楚軍降卒,而且在紀律姓和戰鬥意誌方麵,也要更加有可塑姓的多。

    既然急攻不成,李原遂決定穩紮穩打,通過一次次的擠壓來壓縮三越的生存空間,一線的野戰主力推進速度不求多快,但求占領一地,鞏固一地,在沿江一帶,部署二線重兵集團,作為一線的兵員和輜重補充。

    這樣一來,就算前方戰事吃緊,秦軍也能迅速的從第二線抽調生力軍對前線進行支援,而不會象第一階段一樣,讓季布的先鋒部隊陷入到長期的無援苦戰中。

    細比較起來,李原這一策略,頗有些模仿五次圍剿時蔣某人的堡壘政策,秦軍不僅僅由北向南對三越勢力進行壓迫,而且在巴郡以南,李原還準備再遣出一支偏師,直接由西江上遊順江而下,威脅南越國的腹地。

    這樣一來,梅越、閩越、南越,哪一家都有可能麵對秦軍的威脅,他們之間想要聯合,就要先衡量衡量自己的後方穩固不穩固,而對於各懷心思又貌合神離的百越聯盟來說,他們首先考慮的肯定是自身的安全,然後才是支援盟友,而有了這一層私心作崇,秦國就有了各個擊破的可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