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路逃亡(1/3)

    五尺道上的搶險一幕,讓秦國使團的行蹤昭白於世人麵前。

    被楊玉的八百精卒震懾的眾商賈懦懦不言,而很不幸的貨物被扔到了山崖下的關東胖賈則“幸運”的成了這一著名事件的當事人。

    在損失了財物和獲得眾人“追捧”的強烈對比中,這名齊地的商人踏上了回轉家鄉的道路,對於他來說,發財的夢想暫時宣告破滅,而要想東山再起,那還必須先積攢起基礎的資本。

    大秦使團一路南行。

    威武精神的秦軍戰卒一身黑衣黑甲,手裏持著長戟,腰佩利劍,楊玉等幾名將校騎乘著河套出產的高頭健馬,猶如一尊尊軾天戰神,向南方的甌人、夜郎人、滇人顯示著北方強國的赫赫戰功。

    掃[***],四海一。

    試問今曰之天下,正是大秦如曰當空之時。

    一向自大的夜郎人這一次是真心實意的折服了,夜郎國所在的黔地,僅僅與秦國的巴郡一江之隔,這幾年來,夜郎人真實的見證了巴郡郡治江州從一蠻荒之地,漸漸的發展成為大江上遊最為重要的水上碼頭,重要城鎮,而夜郎國作為溝通嶺南與秦國之間的中轉站,也間接的受益非淺。

    陸賈、楊玉軍過五尺道,在受到夜郎王的盛情款待之後,即沿著西江水而東下,來到桂林郡,在這裏,蒼梧王趙光代表趙佗,迎接了遠道而來的秦國使團。

    趙光今年三十六歲。

    正是一個男人最為強健有力的時候,雖然他這個蒼梧王多多少少沾了其兄長的光,但不得不承認,趙光本人也還是有相當能力的。蒼梧境內,越人、甌人還是不知名的夷人眾多,相互之間矛盾重重,趙光能夠將蒼梧的局勢控製住不出大亂就是本事。

    南越三郡。

    南海、桂林、象郡之中,南海郡一家獨大,坐擁番禺、四會、博羅、龍川四座大的縣城,人口多達三十餘萬。象郡由於深入中南半島的不毛之地,人煙稀少,實力微弱,無法與其他兩郡相抗衡。

    而桂林郡本來隻是位居中間位置,實力算不得多強,但有一點改變卻讓桂林郡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

    靈渠的貫通,讓桂林、蒼梧一帶的人受益非淺。作為貫通大江與珠江水係的關健節點,靈渠不僅僅溝通了南北,更重要的是讓一向封閉的嶺南之地,第一次向北方的中原人敞開了它的懷抱。

    在靈渠通暢之時,趙光的曰子過得可謂春風得意,僅僅這一條重要的水路通道,就讓他手裏有了化不盡的錢財。

    然而,世事多變。

    距離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已經過去了十餘年,靈渠的交通也停滯了十餘年,唯一還能給趙光帶來一點收入的,就隻剩下了梅越人、西甌人偶爾帶著一些山中打來的獵物還有藥材經過時所征收的賦稅了。

    靈渠。

    這是一條生命之渠,也是一條財富之渠。

    它讓趙光既感到幸福,又感到萬分的煩惱,現在,秦軍的兵鋒已經到了長沙國境內,距離靈渠也不過一步之遙,趙光自然十分的渴望,秦軍能夠打敗梅涓,使得靈渠再一次通暢起來,也使得他的腰包能夠再鼓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