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一十一章 項莊複楚(1/2)

    大秦天下。

    隨著北方匈奴人的分崩離析,而倏然間失去了最有威脅的敵人。但在它的南方,在大江之南,秦國的統治則遠遠沒有達到治靖安寧的地步。

    江南的春天。

    總伴著陣陣的細雨霏霏,難得有晴天的曰子,山林中的野花會爭相的競放,讓人瞧著心曠神怡。

    武夷山道。

    由越國故地前往閩越王城的山道上,一支打著“項楚”旗號的軍隊正在向南而行,隊伍之中,一個身材粗壯、臉有虯須的將領高仰著頭,不停的催促麾下的士兵快速跟進。

    項楚已亡有一年。

    在這個時候,還打著項字旗號,堅持以楚為國體的人,正是項氏最後的希望:項莊。

    自南渡以來,項莊率領著一眾殘兵敗將轉戰江東,並先後與番族、百越等多個部落的首領達成聯合抗秦的統一意見,但這種聯盟在強大的秦軍壓迫麵前,一次又一次的瓦解消散。

    時間飛快,轉眼從項羽身死、楚國覆亡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近一年有餘,項莊在渡江回到江東之後,也經過了一番努力和掙紮,但隨著秦軍一支支不斷的南渡,項氏在江東的根基也開始動搖。

    上歲十二月末。

    項莊鼓足勇氣,率領著七拚八湊起來的殘楚舟楫戰兵近萬人,與秦將蔣渝在太湖之畔進行了一場自吳越爭霸之後的大決戰。這場大戰,是項莊寄希望的一場舟楫水戰,江東子弟善楫,有了這一點優勢,項莊要以一場勝利來告慰項羽的在天之靈。

    然而,戰事的進程卻讓項莊失望之極。

    秦軍參戰的兵力數量達到了空前的五萬餘人,而更重要的是南渡的秦軍,一多半就是剛剛投降了秦國的前楚軍,這些兵士中間更不乏來自江東的將士。士兵除外,將領一級裏麵,秦軍中也有前楚大司馬周殷、將領丁公、桓楚等人。

    這幾人中,周殷就做過二年的江東留守,對於南方的情況相當的熟悉,而桓楚更是項羽昔曰的騎都尉,其能力與項莊幾乎不相上下,隻是後來因為戰傷而失去了在楚軍中顯名的機會,這一次,桓楚在看到季布、鍾離昧等故楚大將均降了秦國,才始聽從勸說出任秦軍中的一級偏將。

    桓楚本是江東人氏,其出身水寇,與大盜英布還有淵源,項莊在水戰上的本領,有不少還是從桓楚那裏學來的。

    大戰的結果,以項莊再一次大敗而告終,唯一讓他幸運的是,不久前招募的一支由生番越人組成的援軍從錢塘一帶趕來,正好解了他的困境,這一仗項莊的部隊損失兵力多達六千餘人,其中更有不少的驍勇之士。

    無奈之下,項莊決定率餘部繼續向南撤退,伺機與在閩越一帶活動的古越王勾踐的後裔無諸會合。

    無諸是越王後裔,昔曰楚國滅越之時,無諸的祖先帶著族人南逃閩地,在始皇帝統一全國之前,無諸曾自立為越王,但隨後被始皇直接不客氣的降為君長,這一點怨氣積在無諸的心裏多時,也讓他加入到了反秦的各路諸侯之中。

    當然,以無諸的實力和所處位置,他要想真正出兵加入中原戰事,幾無可能,頂多也就是派遣一些族中的勇士,加入到反秦諸侯的隊伍中。四年前,五嶺越族的首領梅涓率部支援漢王劉邦,與李原秦軍決戰荊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