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八十九章 捕狼圈套(1/3)

    胳膊終扭不動大腿。

    在須彌布通的力諫下,呼衍邪終於不支敗下陣來,從翰難河畔的漠北王庭到科布多湖,以騎兵的腳程隻需要一曰一夜,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呼衍部落根本來不及轉移,至於集結力量與冒頓決裂,呼衍邪還沒有那樣的勇氣。

    中原腹地。

    秦國神武王李原就是不敗常勝的象征;而在北方的大草原上,冒頓的威名同樣不相遑讓,無數個草原部落的英雄豪傑死在了冒頓的刀下,他們的前車之鑒,讓呼衍邪不敢輕舉妄動。

    呼衍部落整軍待發。

    悠長的鳴鏑聲響,響徹了科布多湖的蒼穹下,一個又一個匈奴人從低矮的帳篷裏麵出來,牽上自己的坐騎,帶上簡陋的皮甲,還有箭壺裏用獸骨削成的箭矢,出征——,對於匈奴男丁來說,並不陌生。

    從骨子裏來說,每一個匈奴男人都渴望能從部落衝突殺戮中證明自己,渴望能掠奪回其他部落的女人、財帛,然後充實自己的帳篷,讓這些臀部壯實的女人,為自己生養下一個又一個的後代。

    不過,當從右賢王的中軍那裏得知這次將要出征河西,攻打秦國時,這些呼衍部落的勇士們一個個士氣低落起來。

    對於從河西逃生出來的每一個匈奴人來說,秦軍都是不堪的回憶,當初,折蘭部落、呼衍部落再加上鐵弗部落,三大部落接近十五萬勇士占據了焉耆山、祁連山、黑水河、居延海這一大片豐茂的草原,又控製了東西往來的絲綢之路要衝,匈奴人的曰子可謂春風得意,但在不足十萬的秦軍的進攻下,匈奴人連戰連敗,最後折蘭、鐵弗兩個部落被打得不複存在,呼衍部落要不是呼衍邪的“英明”指揮,也許和其他兩個部落一樣,如今已經全族成了秦國的戰俘。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呼衍部落踏上了南下的路途,須彌布通以事實上監軍的形式,一路跟隨在右賢王呼衍邪的身邊,這使得本想著要保存一點力量在科布多湖畔的呼衍邪,始終找不到什麽機會。

    匈奴人秣馬厲兵。

    在祁連山腳下的馳道上,一隊隊秦騎快馬,飛奔著卷起千層塵土,讓正在運輸著輜重糧秣往西域去的後勤士兵羨慕不己。

    敦煌。

    隨著大隊秦軍的西征,位於鳴沙山腳下的這座綠洲城市,已經成為秦國西線最為重要的橋頭堡,大量的物資從關中、巴蜀運送到這裏,然後又通過樓蘭、姑師,一路輸送到正在與大月氏作戰的秦軍中。

    甘勇在接替李仲翔成為河西郡守之後,即將駐地從蓋藏城移往了敦煌,這倒不是甘勇也渴望西征,而是戰線拉長的需要。

    西域廣闊。

    以秦軍目前的投送能力,還有這個時代的交通條件,如果一旦後方補給地與前線距離太遠,極有可能造成補給不暢,而不管是天災還是遭受敵方的偷襲,對於在第一線作戰的秦軍將士來說,沒有糧秣、缺少武器,又怎麽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五月末。

    甘勇在新建造的敦煌郡守內,接待了剛剛來到河西巡察的前廷尉、如今的軍情司司監蒙虎。在軍事對外層麵,李原一直希望有擅長軍事的人才來分析一些蛛絲馬跡,從中找出匈奴人的弱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