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六十八章 衣錦還鄉(1/2)

    楚國覆滅。

    這個由項梁、項羽叔侄一手打造的反秦諸侯強國,在失盡了楚地的民心之後,不得不退出曆史的舞台。

    李原建立起來的新秦重新統一了這片曆經動蕩、又多災多難的國土,與始皇帝第一次武力統一不同,這次,秦國不僅僅在形式上完成了一統,在關東的人心向背上,新生的秦國也勝了一籌。

    追擊項莊、項佗殘餘的事情,已經不用李原再親自艸心,項莊還沒有被殲滅,確實是一個隱患,但這些東西,自有象周殷、丁公這樣的降將自動請纓,留著項莊,周殷、丁公等人其實比李原更加的擔憂。

    項莊的脾氣,在很大程度上和項羽很相象,都是疾惡如仇的姓子,尤其看不慣兩麵三刀動搖不定的人,不幸的是周殷、丁公就是這樣的人。

    九月。

    虞姬以項羽夫人、楚王妃的名義頒布了最後一道詔令,懇請楚地百姓放下武器,不再作無謂的抵抗。同時,虞子期、季布、鍾離昧等楚國舊將歸降後,也是不斷遊說各郡、縣的楚國舊部投降,這讓秦軍在短時間內,順利的占領除了江東之外的楚國各郡。

    項莊很幸運的躲過了秦軍的追殺,但項佗則沒有那麽的好運,不忍心拋棄家人、族人的他在大江之濱被降將丁公追上,最後全族俱滅。

    別的降將,或者對項佗會心慈手軟,丁公卻不然,這個多年鬱鬱的楚將把全部的不如意都發泄到了屠殺上麵。

    “項佗,你也有今天,哈哈——!”在一劍刺入項佗心髒之時,丁公獰笑大呼。

    “丁公,你這叛賊,終不得好死!”項佗臨死之際的這一句惡毒的咒話,徹底的激怒了丁公,本來還沒打算將項氏的婦孺老弱殺死的他,在這一瞬間喪失了全部的理智,他隻有一個念頭,那便是,你咒我死,那麽老子就先殺了你項氏全族。

    項佗無助的死去。

    這位楚國最後的國相,項氏一族的執掌者,經曆過人生最為輝煌的一段,擁有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但在麵對家族和國家的利益選擇麵前,他卻沒有能分清楚輕重,他的固執與狹隘,最終讓楚國走向了衰亡。

    在迅速的平定了江北之後,李原一聲令下,以蔣渝、丁公、周殷等部為先驅,渡江追擊逃亡的項莊殘部,江東是項氏的大本營,如果不拿下這裏,項楚的餘逆在項莊的鼓動下,極有可能再次作亂。

    蔣渝為人持重,在秦軍將領之中,從不主動攬事,也不顯山露水,但在關健時候卻是最值得信任的一個。

    要不然,李原也不會堅持把鎮守三川郡、防範楚軍西進的重任交付於他,要知道在蔣渝駐紮於三川一帶的二年裏,項羽不是不想進攻秦國,而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換句話說,蔣渝這種敵動我就不動的策略,讓項羽空有餘力而無從下口。

    丁公、周殷俱是楚國降將,這兩個人從忠誠度上來講,比不上季布、鍾離昧,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動搖不定,才讓李原堅定了用他們追剿項莊的信心。

    叛將者。

    最不希望聽到的,就是前雇主發出威脅的聲音,丁公已經舉起屠刀殺了項佗,他的雙手沾滿了項氏的血,這個時候,應當沒有誰比丁公更想斬草除根了。至於周殷,這個在鴻溝之戰中表現低劣的前楚國大司馬,就是江東人氏,對於江東一帶的情況,他可以說了如直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