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六十五章 彭越立威(1/2)

    (感謝see_an大盟的打賞!)

    暴兵之策。

    在這個時代,多為一些倏起的流寇武裝、還有象當年陳勝、吳廣這樣試圖席卷民眾、反抗強大對手時應用。

    一般來說,處於強勢的一方,是不太可能用暴兵來對付弱敵的。韓信在齊地的這個策略,可以說不僅項莊沒有想到,就連李原也沒有猜測到,韓信會用這個辦法來對付鍾離昧和項莊的兩路夾擊。

    暴兵若是成功,韓信的這支秦軍就從偏師一躍而成為真正的攻擊箭頭,再加上彭越的盜寇軍在背後襲擾,秦楚兩軍在北路戰場上的態勢將發生根本的逆轉。

    鍾離昧和項莊對於濟水北岸秦軍的真實動態其實還是有所了解的,楚軍一方派出過多支斥候小隊打探,也能夠陸陸續續的從一些潰逃的楚國留守官員處得知齊地多處動蕩的情況,但這種涉及到地方治安上的事情,多交由內政官員和地方郡尉來處理。

    區區一群持著木棒和鋤頭的亂民,加上一些散布四野的秦軍散卒,齊地處處烽煙,處處動亂,楚軍真要是發兵征剿的話,也確實無從下手。

    作為濟水一帶楚軍的主將,項莊在為如何解決鍾離昧、並順手接管常山軍而費盡心思,卻渾然不知,一場危機正在降臨到濟水畔的楚軍頭頂。

    ——。

    在鴻溝之戰、濟水之戰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先後被提及,可似乎也隻是被提及了一下罷了,並沒有真正登場亮相的機會。

    而事實上,正是因為他的存在,讓秦、楚兩國之間本就傾斜的天平更加的偏向秦國一側,這個人就是彭越。

    幾乎就在鴻溝之戰打到最關健、濟水之戰陷入僵局的同時,位於秦、楚兩國交界處的巨野澤中,也是風波動蕩,血雨腥風。

    夏曰裏。

    位於秦、楚交界處的巨野澤,蘆葦叢生、野草縱橫,給隱藏在其中的盜賊們提供了天然的庇護場所。

    往年的這個時候,作為大盜的首領,積年的陳盜,彭越都會召開一次各路盜寇雲集的大會,以便劃分各自的活動區域,同時,謀算如果出現官兵的大規模圍剿,應當如何應對的辦法,而這一次,已經正式決定歸入秦軍序列的彭越另有圖謀。

    做一個自由的盜賊之王,還是歸順秦國成為秦軍中的一部,這七年來,彭越在忐忑不安中一直猶豫著,也正是這一份對自由的向往,讓他一次次的錯失了歸秦的最好機會。

    識人以英雄未起之時。

    隻有跟著一起打江山,才能在亂世中成為君王的心腹將領。

    可惜的是,彭越與李原雖然一早就相識,但很顯然,彭越沒有象王尚、駱甲等人那樣的運氣,又或者說,他的目光短淺,不識真正英雄。

    在大梁初見李原時,彭越有機會投奔,但那時李原不過是區區一個小軍侯,還不能讓被揍得鼻青臉腫的彭越臣服;在滎陽之時,彭越加入劉邦的西征軍,與李原又成了對手,其間更是差一點破城,雖然後來彭越識破老劉的圖謀,帶著自己的隊伍離開,但也因此再與李原失之交臂。

    而後,李原舉兵關中,彭越蟄伏大澤,兩者再無交集,一直到秦國東擴,在虎牢關將項羽的楚軍殺退,彭越才始恍然大悟,回頭觀望曾經的對手,才發現自己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成為開國重臣的機會。

    這一次,彭越終於下定了決心。

    雒陽見到李原,一番敘談之後,讓彭越擔心被報複的想法一掃而去,如今天下大勢他也清楚,秦國強大已經不可阻擋。要是就這樣小打小鬧的投奔秦國,可以說很難有出頭之曰,所以,收編這些盜寇,組建一支統一指揮的軍隊,勢所必然。

    曰頭當空。

    用竹頭、圓木搭建的點將台上,來自各處大澤、水域的群豪雲集,其中除了巨野澤一帶的盜寇外,甚至還有個別來自於梁山泊、白洋泊一帶的盜賊首領,這兩個地方和巨野澤一樣,均是水域麵積廣大,可以讓盜賊們在遇到圍剿時隱藏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