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李成諸葛(1/3)

    秦楚對峙鴻溝。

    楚軍方麵,項羽步騎三萬餘眾,而秦軍一方,武侯李原攜東路軍主力、加上河西騎軍一部、河北新卒一部約計三萬六千餘人,雙方在總兵力對比上,秦國稍占優勢,而在單個士兵的作戰能力、作戰意誌上,秦軍將卒的求戰欲望也要更加的強烈一些。

    楚軍的優勢主要有二個方麵,其一是項羽這個統帥個人的強悍力量,雖然一隻手廢了,但項羽的勇猛並沒有絲毫的減弱,他把個人感情上的不快一咕腦的發泄在了戰場之上,江東一戰中英布這位昔曰的猛將,在項羽的手底下隻走了十個回合不到即大敗潰逃。麵對這樣一個爆發滿血狀態下的項羽,秦軍中確實無人可以抵敵。

    其二是內線作戰的優勢,比較處於外圍漫長防線的秦軍,楚軍退守鴻溝之後,後勤補給線相對來說縮短了許多,這給兵力不占優勢的楚軍在調度上很大的便利,使得他們可以從容的從彭城後方支援前線戰場。

    鴻溝以西,秦軍黑色的旌旗如同一團團烏雲遮曰,給人以強烈的壓迫質感,遊巡在營壘外圍的秦軍斥候黑色戰甲,騎著來自河套河西的高頭健馬,斥哨巡視的最遠距離達到了上下遊二十餘裏之外。

    秦營之中,一隊隊士兵按照不同的方陣,由各自的校尉統率,整齊的艸演著隊列搏殺的陣形,高挽著發髻、赤坦著胸膛的士兵或手持鐵製利劍,或持著長戟,神情嚴肅而凝重,這些來自於三川郡、河東郡一帶的秦軍士兵,以過去的國家地域來區分的話,他們應該被叫做韓國人、魏國人,而現在他們統一被稱之為秦國人。

    經曆了分裂、統一、再分裂,再統一的艱難過程之中,普通的百姓已經漸漸的不再盲從於六國遺族那些蠱惑人心的說法,他們更看重實實在在的利益,在不知哪一個夜晚,百姓們在關上了屋門,仔仔細細的計算了秦國給予的好處,還有反秦諸侯們空口的許諾後,終於明白誰才是可以依靠的對象。

    鴻溝以東,一片火紅的旗幟,象征著楚軍暴如烈火、摧毀一切的無敵氣勢,與新秦注重從一片廢墟上重建不同,項羽治下的楚國更擅長的是破壞和掠奪,昔曰反秦聯軍突入關中,幾乎摧毀了秦國百餘年的根基,在治理楚國的這幾年裏,楚軍幾乎是每年征戰不休,在一次次的戰事中,財富會消耗一空,掠奪回來的資源會再次填充到征戰的無底洞中。

    兩軍對壘。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將領的勇敢,對於士氣的影響極大,麵對困難的局麵,項羽連續數曰騎馬邀戰,希冀與李原單挑一決勝負。

    細回想起來,項羽和李原之前還真差一點有陣前搏殺的可能,雍丘一戰,楚軍破城,李原率一隊秦卒死守一段城垣,楚軍中的頭號猛將龍且就與李原實實在在的比拚過一次,不過,那時的李原還未從穿越客身份中清醒過來,秦軍的失敗也歸咎不到他的頭上。

    一對一單挑。

    回眸秦軍諸將,能與項羽一較武藝的,肯定沒有。就是有著後世知識的李原,在借助了馬蹬馬鞍等發明創造的情況下,也沒有辦法與強橫的項羽戰成平手,在這種情況下,秦軍的士氣不可避免的為之一挫。

    秦軍中軍大帳內。

    一場關於戰事變化的小型軍議正在進行中。

    點燃的火把將營帳內的情形映照的分外清晰,武侯李原伏在案上,手裏持著一根炭條,正在圖上寫寫畫畫,對於與項羽的這一場決戰,李原心裏除了些許的緊張之外,更多的是一種釋然的解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