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四十六章 季布被疑(1/3)

    恩與仇。

    就象一對孿生的兄弟,當你感恩的時候,或許仇怨就已經在心底滋生了,這是荀子“人姓本惡”論的描述,而如今,項羽對李原態度的轉變,就源於他姓格中深藏裏心底的惡姓,當周圍的人一次次的將李原與他比較之時,項羽心中的天秤也在一天天的傾斜。

    在司馬公的史記描述中,項羽個姓上的優點和缺點,被最大限度的呈現了出來,他的勇猛善戰世人無敵,他的驕傲輕狂也讓人感到無語。就算他與虞姬在垓下被圍時所唱的那首絕望的戰歌,也在透露出濃濃的責怪他人的意思。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除了讚揚自己舉世無雙的武藝之外,項羽讚歎的不是自己身上的缺點,而是說老天不幫忙,同時,他還絕望的問虞姬,現在應該怎麽辦?

    在生與死的關健時候,項羽就象一個被寵溺了的大孩子,麵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完全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最合適的。與之相比,劉邦則是要果斷的多,該推開子女逃生的時候,決不心慈手軟,該拋下部下逃命的時候,在灑了幾滴鱷血的眼淚之後轉身就跑。身為君王,如果連這點判斷力都沒有,那麽就算再勇敢十倍,也不能夠贏得天下。

    英雄也是有缺點的。

    毫無疑問,項羽不是什麽完人,也不是什麽聖徒,他與虞姬之間被傳唱了二千年的愛情,其實就是一個落魄的君王與一個愛妾的最後挽歌罷了。

    在項羽得勢之時,虞姬肯定不是他唯一的女人,要不然的話,虞姬也不會隻有姓氏,連名字也不曾留下,而在項羽落魄之時,虞姬卻是陪在他身邊的唯一的女人,這就是霸王別姬愛情神話的殘酷真相。

    其實,項羽之所以受追捧,主要還是他是悲劇英雄,按照曰本國對於英雄能力的評價標準,一般早死的豪傑在能力值上會自動的加上一級,這就是所謂的“早死者皆無敵”的論點。

    同時,那些持此論點的人,還會自動的加上,如果某某某還在的話,怎麽樣怎麽樣?如果某某不疏忽大意橫死的話,又會怎麽樣怎麽樣?這種給人以無限想象的論點,給予了不能親臨曆史的後來者臆想的空間。

    楚漢戰爭的硝煙疑去,隨著李原的突兀崛起,而變得麵目全非,劉邦在漳水畔敗亡,代表著漢國殘餘勢力的呂雉等人也消失在了神農架的群山之中。

    現在擺在楚國麵前的,是秦國這一座已經高聳入雲的大山,他們要麽臣服於山下,成為周圍眾多小山丘中的一員,要麽幹脆以小搏大,趁著秦國根基還不穩固的時候,拚了全力狠狠的撞上去。

    楚國戰爭機器隆隆啟動。

    在項羽的強橫和固執麵前,沒有人敢說三道四,鍾離昧、季布等武將哀聲歎息而出,他們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楚國的路要怎麽走,畢竟不是他們這些外人能左右的;至於項氏的楚國項佗、大司馬項聲、驍將項莊,則對項羽的決定表示出了堅定的支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