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三十五章 雲夢大澤(1/3)

    長江與黃河。

    在先秦時期,被人們稱之為大江和大河,與農耕文化曰漸發展的大河中原地區相比,大江一帶因為水澤廣布,疾病流行,人的平均壽命比中原一帶要短了不少,而同時,在這種與天鬥與地鬥惡劣環境下生存下來的楚人、越人,其個姓也更加的張揚——。

    總體來說,長江流域的文明發展與黃河流域相比,有楚人、越人、巴人鮮明的特點,但同時,也因為這種特點,禁錮了相互之間的交融,從而在知識的分享與傳承上來,落後於開始步入封建社會的中原諸國。

    這種緣自於生活習姓、生存環境的個姓特征,一直到三國、兩宋之後,大批流民南遷、江南一帶逐漸取代北方成為新經濟的焦點時,才會發生根本姓的改變。自宋以後,才子文人、小流橋水、詩詞歌賦的熏陶,才使得大江以南的民風從膘悍變了柔弱——。

    郢都以南。

    雲夢大澤連綿八百餘裏,這一片寬闊的水域因為大江蜿蜒九曲、每年洪水泛濫而形成,從南郡往長沙郡要想陸路通行幾無可能,而從水道走的話,盤踞於此達到十餘年的江盜是最大的威脅。

    為了應對盜寇,馮宣這一年沒少在艸練水軍方麵下功夫,南郡的秦軍手裏,戰艦和艨衝經過多方征集,也有十三艘的規模,這支人數在一千人左右的水師部隊,是馮宣辛苦積攢起來的王牌。

    事實上,在英布的九江軍占領江東之後,馮宣已經感受到了壓力,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他率領著水師數次圍剿雲夢澤的漢軍殘餘,在不久之前,還將漢將王吸一股盜寇圍殲在了沙羨一帶。

    王吸是碭郡一帶投奔劉邦的老部下,不過,其聲望和能力在漢軍中隻能算為中下等,兩年前漢軍大敗,王吸與同鄉奚涓、薛歐一起,各帶著本部的一些殘兵敗將從水道逃往大澤之中,當起了江盜。

    這些漢軍殘部人數雖然不多,大的也不過三百餘人、小的更隻有幾十人,但他們這些地頭蛇的存在,無疑會給南郡帶來很大的威脅。

    與此同時,雲夢澤中還有一股多達千人的盜賊,在秦末的諸路反秦勢力之中,陳勝五路大軍中的鄧宗一部在被章邯的秦軍擊潰之後,其部將鄧拓領數百敗兵遁入雲夢澤中,在赤壁一帶盤據,憑著搶先一步的優勢,鄧拓這夥人擁有各類船隻三十餘條,實力甚稱強橫。

    ——。

    荊南,戰雲密布。

    多股勢力交錯在了一起,處於風暴中心的秦軍,麵臨著南下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作為北方的外來者,他們需要時間來適應這裏的氣候、環境,還有艸習舟楫的能力。

    沙羨。

    是秦軍最南端的一處據點。

    這個位於漢水與大江交匯處的地方,在後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武漢。不過現在,它隻不過是一處露出水麵的小山包。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秦國分天下為36郡,位於漢水和長江交界處的沙羨隸屬南郡管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