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二十五章 凝聚人心(1/3)

    秦國,正以勃勃的生機展現在世人麵前。

    參與其中,你就能獲得幾十倍甚至於上百倍的回報,這是李原用心描繪的一幅宏偉藍圖,他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誌同道合之人能夠融入到這一發展的洪流之中。

    秦軍以德報怨,施救危險之中的楚軍,這一事跡隨著楚軍、常山軍的回歸,逐漸在關東大地上傳揚開來。

    始皇帝時,秦國以酷法嚴律而聞名,讓關東諸學士儒生望而生畏,如今的秦國,卻是包融萬物、容許各個學說流派的人士入仕。

    “焚書坑儒”帶來的消極影響在漸漸的散去,說實話,隻有身處在這個時代,才能真正感受到曆史的真實,曾經被儒學子弟視為奇恥大辱的始皇帝汙儒之說,其實不過是一波很小的波浪罷了。

    始皇下令焚毀的,隻是儒家的一部分學說,至於農桑、墨家的技術類書籍,則被鹹陽的大秦府庫認真收藏著,而在曆史上,這些珍貴的書籍卻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一幹二淨,至於坑儒之說,則更是無稽之談。

    始皇這樣的雄才偉略之人,平素最受不得誇誇其談的家夥,而不幸的是,在秦末最為出名的儒家學士淳於越卻正是那種隻會口辯而不懂實務之人。

    在巨大的戰功麵前,關東的百姓對秦國的忿恨漸漸的消散了,再怎麽說,秦國真正統治關東的時間不長,始皇的律法雖然嚴酷了些,但在胡亥、趙高胡作非為之前,秦國的國政在李斯、蒙毅等人的治理下,還是顯示出了發展的勢頭。

    如今的新秦,對於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要強烈。

    不僅僅是關中的老秦人。

    秦國,需要更多的人才,關東的那些豪門大戶,在觀望了許久之後,也是應該作出決擇的時候了。

    李原求賢若渴。

    吸引豪門大戶投資鹽井這樣的官營機構,正是吸引人才的一條重要途徑。

    在昔曰晉國的故都曲沃,李原與司馬家族的族長司馬長庚的會麵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作為春秋時“文能附眾、武能威敵”大名士司馬穰苴的後人,司馬長庚這老家夥很不好對付,對於入股解池鹽井的事情司馬長庚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這充分證實了他個人的眼力和智慧,但在具體的參股比例上,司馬長庚卻又表現出了斤斤計較的另一麵。

    缺乏長遠的謀劃,隻看到眼前的利益。

    是象司馬長庚這樣家族族長的通病,他們的一生都被家族事務所牽絆,極少有機會外放為官,這讓他們在眼界方麵、在考慮事情上多從家族利益出發,而不會去謀算更大更廣闊的天地領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