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十二章 楚軍突圍(1/3)

    漁陽一戰。

    揭開了爭奪燕地的另一個階段。

    在之前處於戰略進攻的匈奴大軍,在渡過了整個六、七月夏曰後,漸漸的失去了銳氣和進取之心。

    一隊隊滿載而歸的匈奴兵從燕地開始返回,他們的馬車後麵,不僅有劫掠來的財帛,還有燕地的婦孺無數。

    誌得意滿的匈奴人從八月份開始,人心思鄉,漸漸沒了再留燕地的心思。

    與之相比,遠道而來的秦騎完全沒有疲憊的樣子,當匈奴人與楚人在燕地拚死肉搏的時候,秦軍邊騎在邊上磨刀豁豁許久,早就等的不耐煩了。

    九原的邊民與匈奴人——,這些年來,怨與仇早已分辯不清。在冒頓接任大單於之前,秦軍占據上風,而在秦國覆滅之後,邊軍就落了下風。

    其實,這些馳騁在河套和陰山一帶的邊民模樣其實與匈奴人已經很接近了,這其中,通婚是最主要的原因,當然,這種通婚是基於實力之上的,一般來說是秦男匈女的配對。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秦、匈雙方在九原郡一帶的實力所致,在李原實現了秦[***]政一統之後,王離的邊軍集團漸漸的融入到秦國整體之中,有了背後強大國力的支撐,邊軍在與匈奴人的對峙中重新煥發出了活力。

    負責守衛後路的匈奴右骨都侯一戰而沒,近萬匈奴騎兵在與秦騎的交戰中,成了被驅趕逃亡的黃羊。

    聞知北線戰敗,正在養病的大單於冒頓顧不得病情反複,親自率領本部中軍趕往漁陽一帶督戰,這才險險的穩定了要崩潰的戰線。

    而在東南一線,韓信、呂臣的三萬聯軍從昔曰齊國與燕國的交界處悄然遁出,這支聯軍的進攻目標,正是在灤水一線與甘勇軍殺得不可開交的匈奴右穀蠡王須卜渾部,雖然聯軍的士兵戰鬥力無法與匈奴人相比,但重要的是,他們占據著出奇不意的優勢。

    左右兩支援軍分別出動,李原這個聯軍主帥當然不會袖手旁觀,秦、常山、魏聯軍在易水大張其鼓的搭建浮橋,開始一隊隊的向北進軍,事實上,正是由於他在正麵的牽製,才讓匈奴人放鬆了對兩翼的警戒。

    冒頓頭痛欲裂。

    以他對草原部落之間仇怨處理方式的理解,他怎麽也想不到,李原會出兵救援項羽,秦與楚之間本是不死不休的宿敵,又怎麽會在能夠落井下石的時候,不去進攻楚國的國都,而跑到北麵來援助楚軍。

    對於北方的匈奴人來說,秦與楚之間的恩怨情仇,隻能一個結果,那便是一方壓倒另一方,而絕不會出現雙方合起來對付第三方的情形。

    文化淵源的不同。

    讓匈奴人與中原人在考慮問題時,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見解,而正是這一層的不同,讓匈奴人吃了大虧。

    ——。

    薊縣。

    楚軍終於等到了突圍的最佳時機。

    灤水畔,秦軍與匈奴騎兵的激戰讓項莊熱血沸騰,他怎麽也想不到,在楚軍陷入絕望的時候,前來救援的,竟然是宿敵秦人。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