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二百八十二章 人是無價的(1/3)

    (十月曆史軍事月,咱不奢望什麽前十五之類,太遙遠了,還是許個承諾吧,認真碼字,力爭給大家一個精彩的想象空間,喜歡的,給點票票鼓勵吧!)

    大秦!

    這是一個讓所有秦人都驕傲的稱號。

    在與西羌、狄人和東方中原人的一次次撕殺中,這個養馬的小部落逐漸強大起來,最後建立起了一度統一全國的強大王朝。

    六王畢,四海一。

    這是何等的氣魄,統一全國,統一度量衡,推行郡縣製度,以法家學說治理國家,這一道道的舉措在二千年之後看來,依舊是那樣的煜煜生輝,可以說,正是秦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才有了史上漢國的長久輝煌。

    無論什麽時候,人都是最寶貴的。

    戰馬沒有了,可以再蓄養,鞍具秘密泄露了,可以再研究,而人若是沒有了,則秦國也就沒有了希望,同樣的,人心若是不齊了,秦國的強大也不過是句空話。馬金等人的絕望呼吼,讓李原倏然動容,也讓他猶豫不定的心堅定起來。

    項羽聽見李原鬆口,心中大暢,馬金等俘卒於他來說,就是一群快被榨幹剩餘價值的沒有用的廢物,如果能用一群廢物換來楚軍夢昧以求的戰馬與鞍具,這交易就算再虧一點,也是值得的。

    有了共同的認識,李原與項羽接下來的談判就變得容易得多,兩個人都不能算什麽談判的高手,當然,也沒有象陸賈、項伯等人那樣斤斤計較的意思。

    在一番直來直去的討價還價之後,李原與項羽達成了一匹河套壯齡戰馬交換二十五名適齡俘卒、一套鞍具交換五名俘卒的條件。

    這樣的一個條件,讓項羽很是滿意,經過四年的自然淘汰,當初的二十萬俘卒活下來的大約有十二、三萬人,這些俘卒按照談妥的條件,可以換得三、四千裝備齊全的精騎,而有了這樣一支輕騎兵,楚軍的戰力明顯能夠提升幾個檔次。

    至於俘卒回去後,會不會增強秦國的實力,項羽並沒有太在意,這些傷痕累累、過了今天可能看不到明天的俘卒,就算能夠恢複過來,也需要近一年時間的將養,而在這養身體的這段時間,俘卒們完全是消耗品,而不能帶來任何的財富。

    換句話說,在身體裏的每一滴油被榨幹之後,俘卒對於楚國來說,就是一具具空耗糧秣的行屍走肉,能夠在坑殺他們之前,將這一包袱甩給秦國,項羽怎麽想都覺得自己的手段足夠的高明。

    “李小賊,果然被相國猜中,真是多情最是苦惱人,哈哈。”談妥了交易的基本框架,心情大好的項羽大度的下令將包括馬金在內的近五千俘卒直接移交給李原,區區五千人,這麽一移交過去,楚軍既得了名聲,又減免了第二天供應的糧秣。

    這次的秘密交易,項羽是具體的執行者,而在其背後,製定這一高明策略的人,正是相國項佗。

    這位項氏家族中的核心人物,在擺脫了範增、蒯徹等人的牽絆之後,越來越顯現出不亞於蕭何的治政能力。

    ——。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項羽將馬匹和鞍具等東西視為第一,漠視俘卒的生命,這樣的一種理念殘酷又血淋淋,讓跟隨他的年輕楚卒在震驚之餘,也對忠誠與友情產生了動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