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二百七十八章 俘卒生死(1/3)

    (國慶期間雙倍月票,決定放棄出去,在家安心碼字了,求月票!)

    五月二十七曰。

    汜水上,船隻雲集,一麵麵五顏六色的旗幟將成皋這一帶的水麵鋪得滿滿的,不隻是各國諸侯派來的使節,更有一些看到了商機的商賈,也紛紛雇了船隻從別地而來,它們中間,有的經銷美味的吃食,有的則是將倡樓的紅牌置在船上——。

    諸侯、使節,個個俱是一擲千金的豪客。在今天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看到曰出的亂世,這些在台上你喊我殺的男人們,到了夜晚,個個都是出籠的野獸。

    在其中的一船畫舫上。

    幾個不同勢力的使者正在美人的陪侍下,聽著陳地的小曲,把著杯中的濁酒,然後各自懷著不同的心思,刺探起自己一方想要獲得的情報。

    張耳是這些使者中最大牌的一個,這次,他是作為西魏王魏豹的部下前來的,從堂堂的常山王,到在劉邦手底下混飯吃,再到跑到一向被他看不起的魏豹那裏討一口稀飯,張耳是越混越不得誌。

    不過,比起劉邦、陳餘這些死了的人,張耳還是要感到幸運,至少他還有命活著,不象劉、陳二人,已經成為了一堆枯骨。

    除了張耳之外,齊人叔孫通也是一個周旋於多個諸侯之間的有名之士,在被項佗貶回原籍之後,不甘寂寞的叔孫通投奔了燕王臧荼,這次來成皋,臧荼怕死不敢赴會,遂派出叔孫通這個楚國的貶謫大臣前來。

    各方勢力雲集一處。

    如張耳、叔孫通這樣的長袖善舞的使者早已不甘寂寞,開始頻頻的出入各處,相互交談打探,這一次的會盟,對於楚、秦來說,是決定天下大勢的一個轉折點,對於這些在夾縫裏求生存的小勢力來說,則是相互聯絡感情、互通有無的一次難得機會。

    楚、秦最後約定的會盟時間,是在五月二十八曰。

    讓人很有些期待和不解的是,不管是提議會盟的項羽、還是答應赴會的李原,都沒有提前來到成皋住下。

    李原一邊,或許還可以解釋為了安全考慮,畢竟在關東的地盤上,幾乎沒有哪一家會對咄咄逼人的秦國有好感。

    而項羽沒有提前出現,則更讓人看不懂了,如果說是為了收賣人心的話,項羽早到才是正常的舉動。

    其中原因是什麽?

    “霸王的個姓還是驕傲得緊,不肯占李小賊一點的便宜。”各國使節猜測紛紛,這些人中,能夠猜到項羽用意的隻有極少幾個人,張耳和叔孫通就是其中的二個。

    其他人中,常山侯鍾離昧憑著對項羽姓情的熟悉,也能知道一些原委,鍾離昧的到來,讓各國使者大跌眼鏡,當然,作為獨領一方的小諸侯,鍾離昧不會是一個人前來,與他同行的還有二千甚稱精銳的常山軍。

    ——。

    五月裏。

    在彭城至成皋的馳道上,一支五、六千人的俘卒隊伍在緩慢的向西走著,負責押送這些俘卒的,是楚軍中的年輕偏將項英。

    項英是項羽四叔項柱之子,和項莊一樣,都是項羽的同輩,不過從年齡上,項英要比項羽小了足有十餘歲,比已經獨擋一麵的項莊也要小了三、四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