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二百五十八章 禪讓漢王(1/3)

    毫無疑問,李左車的話讓李原很感興趣。.

    對於戰國七雄中有著最為悲壯曆史的趙國,李原其實還是很有好感的,當然,這還要歸功於趙國在戰國最後的爭霸戰中的表現。

    李原以為,如果沒有趙國,秦國統一之戰的精彩程度要大打一個折扣,長平之戰雖然趙國輸了,但也留下了一個足以讓後人牢牢記住的戰例。趙奢、廉頗、李牧,這些趙國名將的才能,比秦國的白起、王翦、李信來說,並不差了多少,他們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不在於將領的能力,隻在於趙國國君不是贏政。

    或許,是在抵抗秦國的戰事中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或許,是不願意自己的子孫再遭受無端的殺戮,趙人在秦末大亂之中的表現,要比楚人差了許多,甚至於他們的國君趙歇也一樣平庸得很,趙國的國事實際上由兩個魏地大梁人掌握著。

    趙歇與陳餘的矛盾其實由來已久。

    歸根到底還是權力爭鬥使然,趙歇、張耳、陳餘這三個曾經誌同道合的反秦英豪,在共同的走過一段最為輝煌的路途之後,開始走上各自的人生歧道。

    張耳在一年前,被陳餘、趙歇聯軍擊敗,從而退出了趙地,現在的張耳,隻是一個東遊西蕩沒有根基、沒有地盤的辯士,隨後,陳、趙兩人固有的矛盾也開始爆發,實力上要更勝一籌的陳餘毫不客氣的將趙歇的軍隊全部吞並了過來。

    李左車是趙歇的親信,又是名將李牧的孫子,從趙人的接受程度來說,李左車比魏人陳餘更加的可信。

    正是因為這一點,陳餘在軟禁了趙歇之後,即在趙國全境抓捕李左車,不僅如此,陳餘還在關東諸侯那裏發布了協同抓捕的布告,李左車不論逃到什麽地方,都有可能被陳餘給抓回去處死。

    這次要不是韓信的秦軍回歸河東,導致趙軍不得不調往南方布防,李左車能不能逃得姓命還要兩說。

    “既然先生已無處可去,不如留在秦國效力,相信以先生之才,定能有用武之地,也不枉汝先祖牧的一番教導。”李原勸說道。

    “多謝武侯抬愛,隻不過,我受趙王重用,卻不能為君分憂,以致君王陷入危險之地,實無心再在秦國謀事。”李左車苦笑道。

    “先生的意思是說,若是能救出趙王,就可以為我大秦出力,不知是否準確?”李原眼睛一亮,追問道。

    “這——,代縣距離關中有千裏之遙,關山險隘眾多,又有陳餘的十五萬大軍阻擋著,武侯當真能出兵相援?”李左車不信問道。

    這次逃奔秦國,對於他一個趙人來說,實在是無奈之舉,攔住李原的車駕,也隻是風聞這位秦國的神武侯很有幾分急公好義、抱打不平的風範,於是抱著死馬當活馬來醫的心態試上一試,卻沒想到李原會當真為了趙歇這麽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諸侯王出兵救援。

    “這秦趙同源同宗,現在趙王有難,我大秦自然責無旁貸,先生不如先回驛館歇息,明曰一早本侯即令陳相與汝聯絡,相商出兵之事。”李原點頭道,神情斬釘截鐵,正義凜然,讓李左車一時好不感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