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二百十六章 南征(1/3)

    秦新曆三年,六、七月間。

    在李原圍攻巴郡、蜀郡的同時,漢王劉邦也發動了進攻南郡臨江王共敖的戰役。漢軍此次,完全是以哀兵的姿態南下的,為了準備這次南征,劉邦放棄了增援曹參,導致西城之戰失利,代價可謂巨大。

    西城之戰的餘波繼續震蕩。雖然由於曹參的拚命抵抗,漢王劉邦有機會逃離即將陷落的漢中郡郡城,但是在又一次幸運的從李原的虎掌中脫險之後,劉邦再也興不起與秦軍拚命的勇氣和念頭。

    一次又一次失敗。

    一次比一次淒慘的結果,讓劉邦在心灰意冷之餘,也開始對自己的決策懷疑起來。

    和以往漢軍占了優勢,卻往往功虧一簣不同,這次秦軍攻漢中,完全以泰山壓頂的態勢壓迫過來,這讓劉邦倏然感到了和秦軍在實力上的差距。

    秦軍越戰越強。

    而漢軍則因為接二連三的敗仗士氣不振,就連打一個韓王信也不得不以計謀取勝,這樣的背景下,劉邦決定退避三舍。

    關東大大小小的諸侯十餘個,要說抗秦的話,人人都有責任。現在各路諸侯都在相互之間爭奪地盤,擴充實力,他劉邦一個人高舉大旗獨自抗秦,英雄是足夠的英雄,但這擔子未免也太重了些。

    在明白了這一點後,劉邦把進攻的目標從西邊的秦軍轉為自己曾經的同盟勢力,在解決了韓王信之後,劉邦決定向南攻下故楚國的舊都——郢城。

    南郡北,鄧縣。

    漢軍在六月間,以艸演軍隊為名,數次調動部隊在這座南郡門戶城池外圍出現,對此,臨江軍開始時還有些警惕,隨後便慢慢的習以為常了。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聚集了近二萬的精銳士卒在鄧縣一帶,以中涓周勃為南征前軍主將,以堂兄劉賈為副將先鋒,劉邦自己則與張良、盧綰、張耳等一眾謀士坐鎮中軍,相國蕭何留駐宛城負責糧秣的轉送。

    七月二十三曰。

    劉賈率先登漢卒二千餘人趁著夜色占領鄧縣,扣開了通往南郡的門戶,隨後,周勃一聲令下,漢軍主力順著漢水一路南進,連下竟陵、安陸等數座縣城,將南郡的大半地方強行劃歸到了劉邦的名下。

    麵對漢軍突如其來的進攻,臨江王共敖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這位楚王熊心任命的柱國在軍事上的能力隻能算平庸,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方諸侯,還是項羽看在以往的交情份上。

    七月二十九曰。

    漢軍連戰連捷,兵鋒進抵共敖的老巢郢城外圍。在與秦軍作戰時連吃敗仗的漢軍將卒在關東諸侯內戰中,表現極為搶眼,讓一段時間來瞧不起劉邦的共敖等諸侯一下傻了不知所措起來。

    戰火南燒。

    臨江王共敖驚惶失措,這位楚國的柱國長者與劉邦也是舊識,最近的一段時間,南郡與南陽郡相臨,兩個諸侯王之間的使者來往也是密切,共敖一時放鬆了警惕。

    郢城。

    共敖急忙召集部下議事,郢城一帶屬於楚國的舊都,這裏相比北方中原地帶要偏僻了許多,好在最近的幾年,由於北方的連續戰亂,南遷的流民中也有不少的大族,這讓共敖好歹招攬到了幾個人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