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二百十二章 不得不降(2/3)

    酈商沉默了。

    李原提出的條件很優厚,他酈商雖然可以因為對秦國沒有好感而不出仕,但下一代怎麽辦?瞧現在秦國複興的態勢,酈商縱算不承認,也會在心裏默認秦國在李原的領導下,確實已經走上了一條強盛的道路。

    一代沉寂沒有什麽。

    要是幾代沉寂的話,酈氏也就徹底的沒落了,在這個強者為尊的時代,一個宗族的繁衍生存靠的不是默默無聞的農作,而是出仕入朝的青雲官路。

    “酈相,陸某這一路在蜀郡所見所聞,言酈相好的人少,言漢國不如秦國的人多,就是在成都城中,賈也隻見百業蕭條如廝,隻怕是劉邦課稅太過所致,若無民眾支持,這城池酈相又能守多久,莫到最後真落一個身首異處的結果,到時候,劉季也不見得會為酈相傷心多少,畢竟,汝不是陽平侯曹參。”陸賈見酈商已經心有動搖,繼續加力勸諫道。

    民能載舟,亦能覆舟。

    酈商長歎息一聲,半響說道:“先生所言,確實不假,這一年,漢王在蜀郡的政策實在無法讓人信服,酈某就算有心為民,也是無力回天。罷了,先生且在我府中歇息一晚,明曰我們再詳談。”

    酈商這麽一鬆口,陸賈大喜過望,遊說經過努力終於成功大半,接下來明天的敘談更多的是條件方麵,在這一層麵,他主要是傾聽酈商有什麽要求,然後等到李原到達之後,再行一並稟報。

    在劉邦入主漢中、巴、蜀之後,漢國對三郡采取的政策各不相同。

    漢中是漢軍的治所,又是最接近關中和關東的最前線,劉邦對此非常重視,他采取安撫與強力鎮壓兩手齊抓的策略,將漢水流域的豐饒地方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曹參、周勃、張良等一幹親信官員在漢中也各有封地,其中的產出盡歸他們所有,正是這種利益和情誼的聯係,讓劉邦得到了曹參等人的誓死追隨。

    對多山多水的巴郡,劉邦則采取拉攏巴人,重用範目,組建巴軍的策略,進而讓巴人這一支悍勇的部族成為漢軍的先鋒,在曆史上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戰中,雍王章邯的陳倉守軍就是被範目帶領的巴軍給打得大敗。

    而對物產豐富的蜀郡,劉邦則課以重稅重賦,治下三郡,如果不拿蜀郡這隻肥羊來開刀,劉邦又要支付贖人的經費又要攻打南郡,這開拔的糧秣也隻能從蜀郡搜刮了。

    ——。

    五月的蜀郡。

    一簇簇的蜀郡特有的山竹桃花,在馳道的兩邊開得嬌豔,這種花看上去非常的好看,但卻會散發一種使人迷醉暈倒的花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毒草”,李原在後世就曾經被這嬌花親密的接觸了一次。

    行進在古代的高速公路上,李原恍然有一種回到以前千裏迢迢到成都上學的感覺。

    花如斯,人已非。

    散落在成都平原上的間間村舍與李原心中想象的差別不大,除了更加的原始之外,間或,還有一條草狗探頭探腦的從房舍後麵露出半個頭來,衝著行進中的秦軍隊伍“汪汪”的狂吠幾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