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一百九十五章 圍殲(1/3)

    深秋。

    點點金黃灑落在山野田間。

    一簇簇不知是什麽的野花開在道旁,散發著沁人的芳香,在不遠處的田隴行間,被秦人開發出來的耕田,呈方格狀星羅棋布,間或,還有來不及收割的幾簇小麥杆子在迎風點頭,似乎是在歡迎匈奴人的到來。

    “哈哈,原來秦狗都躲在這裏,怪不得之前怎麽找也找尋不著。”呼韓衍策馬揚鞭,心情分外的高興,這一次要是劫掠朝陳有大的收獲,那除去上繳冒頓大單於的一部分,剩下的足夠呼韓部落渡過嚴冬了。

    冬天。

    對於每一個大草原上的部落來說,都是最為嚴峻的生存考驗,牛羊被凍斃,幼兒因惡劣的生存環境而夭折,沒有了未來,部落也就失去了壯大的可能。這也是草原部落不惜一切代價要年年南下的原因。

    他們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六盤山高低起伏,就如披上了金黃的盛裝,而朝陳,則是這身盛裝上最為閃亮的一顆明珠,山野的田園景色讓匈奴人熱血沸騰,秦人的富庶正是來源於耕種技術,這是草原部落永遠也無法學習到的本領。

    就如同談起騎馬的功夫一樣,匈奴人是天生的馬背民族,這一點上,秦人、趙人還有其他的中原人在同樣的條件下,要想勝過匈奴騎兵,幾乎沒有可能。

    憑籍著這一份自信,呼韓衍在沒有知會冒頓的情況下,迫不及待的發動了閃擊朝陳的攻勢,這是一次閃擊戰,也是一次不對稱條件下的經典戰事。

    ——。

    朝陳城正北。

    一片開闊的斜向緩坡,是李原精心挑選之後的預設戰場。

    這裏的坡度略為平緩,呈三十度仰角,匈奴人要想攻破幾乎沒有什麽抵禦能力的低矮城垣,就首先要躍過這一段緩坡。

    秦軍幾乎集中了在隴西一帶的全部兵力,足足六千的秦騎在這裏集結,並呈三個波次的布陣於前,騎軍主將駱甲全身頂盔貫甲,手持一枝青銅長戟,領二千騎位列於最前沿,經過長達一年多時間的訓練,駱甲麾下的這一支弩騎兵終於出戰了。

    秦軍弩騎兵的裝備與匈奴騎兵不同,除了佩備有馬上作戰的銅戟之外,這些騎兵的鞍後,還分別掛有一具製式機弩,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在中長距離上,給予敵精準的第一波打擊,同時,在裝具的配備上,銅鐙和銅鞍的大量裝備,也讓這支秦騎顯現出了一種舍我其誰的王者氣概。

    與之相比,戴著動物皮毛縫製的氈帽,背著簡陋長弓的匈奴騎兵就象是叫花子一樣,讓人感到國力上的巨大差距。

    在駱甲騎軍的後麵,緊靠著城垣的地方,是神武侯李原的中軍大纛所在,圍攏在他周圍的,是步騎混雜的多達四千餘人的混合部隊。

    李仲翔是在昨天晚上,趕到朝陳的,這次長途的運糧行動,是雍邑與朝陳之間糧道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輜重補給動作,在此之後,隨著匈奴騎兵對馳道的襲擾加劇,李原麾下的這支秦軍就可能依靠屯積的糧秣來進行作戰了。

    好在,朝陳的位置處在六盤山深處,匈奴人要是進攻的話,隻能從一個口子進出,這就避免了秦軍在曠野作戰中可能會被匈奴群狼圍殲的可能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