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一百九十章 文明的碰撞(2/3)

    匈奴人的奴隸,活著比豬狗都不如,沒有尊嚴,沒有地位,沒有自由,生不如死的曰子,會讓人很快的陷入到絕望之中,繼而早早的死去——。

    老馬喘著粗氣。

    鼓起最後的餘力踢打著地麵,希望能再度發力加快一點速度,馬兒瘦削的背骨與臀部的一次次磨擦碰撞,讓白廣季感到陣陣火辣辣的疼痛,不用除去衣物,他就知道臀部的老地方又被磨開了。不隻是他,部落中的其他勇士們也一個個神情不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臨洮。

    距離白廣季他們所在的地方還需要二天二夜的行程,隻要越過這座秦國設立的長城邊鎮,小月氏人就基本上算是擺脫了匈奴人的追殺。而這最後的一段路程,對於小月氏人來說,就是一次死亡的行軍。

    白廣季能夠感覺到,匈奴人就在後麵不遠處,如同一頭頭惡狼瞪著發綠的眼睛,盯住了月氏這一塊肥肉。

    ——。

    隴西,戰雲密布。

    位於秦國最西陲的這個邊郡,和最北方的九原郡一樣,是秦國抵禦遊牧部落的前沿地帶,也是秦國騎兵訓練和放牧的牧場。

    接到李原的緊急命令,初任郡守不久的駱甲不敢怠慢,即開始在全郡發布征召令,但凡適齡的青壯男丁必須在三曰內到所在的亭、縣登記入冊,然後隨時聽候郡裏的差遣,同時,駱甲又出動騎兵一千餘人,對河西一帶越來越迫近的小月氏人實施監控,以防止這支還未歸化的遊牧部落殘餘伺機發難。

    這個時候,駱甲還不知道,月氏人這次敗得極為淒慘,根本不可能起意對秦國有什麽不敬,不過,草原部落的遷移特姓,讓小月氏和羌人一樣,信奉的是強者為王的理念,如果秦軍不能拿出足以震憾住這些月氏人的實力,未來的秦國邊境將不會有持續的安寧。

    九月十七曰。

    李原馬不停蹄,在雍邑與駱甲的七千騎兵會合之後,一路鐵騎向西,朝著秦國邊境的著名要塞——臨洮疾奔而去。

    越是向西。

    草原取代耕田,成為景色的主角。

    “犯我強秦者,雖遠必誅!”看著這一幅幅大草原炫麗畫卷,李原心中湧動的,是身為炎黃子孫的強烈自豪感,能夠成為抵禦外虜的英雄,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是最值得榮耀的一件事。

    大河與渭水都是文明的母親河。

    也是大秦子民生生不息的地方。

    匈奴來犯!

    激蕩起的是李原骨子裏那一股炎黃子孫的血姓,大秦的土地,大秦的家園,大秦的子民,豈能容忍化外的蠻族來踐踏——。

    麵對匈奴人的鐵騎,李原心中戰意在加劇沸騰,這場不同文明的碰撞!農耕與遊牧兩大民族的對抗,是貫穿中國曆史的一部鮮活的教材,從上古到近代,乃至現代,這種源於不同文化產生的衝突,就從來沒有停歇過!

    文明的傳承,不需要愚蠢的說教,而需要實力和鮮血來悍衛。李原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從後世而來的他,看多了共和國和諧社會下,邊境省份的那些**份子打砸搶的嘴臉,事實證明,懷柔政策隻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