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一百八十九章 難消美人恩(1/3)

    一路西行。

    雍丘、滎陽、雒陽、鹹陽、雍縣,最後是隴西。

    這一條貫穿東西的城市群落,見證了李原一次次的浴血征戰,見證了不屈的大秦將士為了國家的複興、家園的安寧而付出生命的代價。在這條艱難的複興之路上,隻有,沒有終點——。

    秦軍“李”字神武侯的大纛就象一麵旗幟,讓一個又一個的城池歡呼呐喊,這是普通的大秦子民對重建國家的締造者的歡呼。

    “李侯!”

    關中父老的一盞水酒、一句話語,就兩個字,沒有其他任何的修飾詞,但卻已代表了所有的感情。

    作為新秦政權的締造者,李原就象一隻辛勤的蜜蜂一樣,用自己的努力與汗水,澆灌和哺育著關中這一片曾經滿目瘡痍,如今生機盎然的土地。

    奔騰的渭水咆哮著注入更為寬闊的大河,激流在中心處碰撞,飛濺起數朵不知名的浪花,這浪花倏然起來,又倏然沉寂,就如這個看不清的時世,無數的豪傑呐喊著,將自己的一腔熱血揮灑在荒野城垣。

    李原所做的一切,父老和關中的百姓看在眼裏,對新生的大秦政權,他們從心底裏認可、擁戴和愛護。

    秦新曆,九月十二曰。

    李原率親騎抵達鹹陽外樂遊原,從雒陽到鹹陽,隻用了短短的四天時間,而隨著隴西形勢的越發吃緊,李原隻能在鹹陽稍作停留,然後就又要馬不停蹄的趕赴隴西郡臨洮秦、匈交戰的第一線。

    在上古夏商周之前,聖人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本想著回到鹹陽歇上一歇的李原,沒有想過這一次回轉關中,他也隻能效仿大禹,來去匆匆了。

    樂遊原依舊一片青綠。

    遠遠的看去,就象一塊大大的綠色毯子,鑲嵌在渭水之畔,這顆關中明珠的邊上,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經過數月的建造,長安城終於初具大都市的模樣,平整的青石街道、一條條清澈的引水幹渠,還有統一建造的風格一致的沿街房屋,讓李原恍然有一種置身於後世某個旅遊景點的感覺。

    這種熟悉的感覺,久違了!

    從樂遊原的驛站遠望,長安城一天天曰新月異,這個李原一手締造的秦國新都,他現在卻隻能遠遠一瞥。匈奴單於冒頓,這個善於選擇時機、大刹風景的家夥,讓李原從心底裏感到不爽。

    驛站簡陋的小廳內。

    李原召集留守鹹陽的一眾官員緊急議事,商議如何應對匈奴人的進犯。這次會議的規模很小,隻有數十人參加,能夠參與會議的,都是表現出色的一些內政官員,李政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身份最特殊的一位。

    歧山縣令,是李政的第一個職務,在第一年任期滿後,李政的政績考核優秀,被舉薦為隴西郡郡丞。郡丞這個官職主要輔助郡守治理郡政,手底下有主薄、卒吏、牧師令等多個配屬官職,在即將爆發大衝突的隴西郡,李政的重要姓僅次於剛被任命為郡守的駱甲。

    舉賢不避親。

    在任上一年,李政的成績有目共睹,擁有一個治政經驗一流的老爺子,這對於李政來說,是寶貴的不能再寶貴的財富,李斯就算不出山,稍微指點幾句,就夠李政受用一輩子的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