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編彭越(1/3)

    這世上。

    聰明人往往自認很聰明,實際上卻很傻。

    張耳就是其中一個。

    在還沒有掌握絕對實力之前,他迫不及待的選擇了與鍾離昧攤牌,目的就是想趁機將這支楚軍歸並到他張耳的名下。

    隻要鍾離昧屈服,那麽常山王就又有了足夠的實力。不得不說,張耳從選擇投奔鍾離昧,到最後的遊說,一環扣著一環,計謀相當的不錯,可惜,他唯一錯的就是看錯了人。

    鍾離昧的個姓雖然比較溫和,但也不是任人欺淩的人,況且,在項羽手底下是頭號猛將,難不成還要在張耳的手下混飯吃,這不是越混越回去了。

    九月十曰。

    鍾離昧軍在向邯鄲進軍的途中,突然發動兵變,張耳的部隊措手不及,加上將領死傷殆盡,全無鬥誌的張耳軍被悉數繳械。

    隨後,鍾離昧毫不客氣的將還沉浸在得意洋洋中的張耳給禮送出營,在一番無謂的爭執之後,張耳很是憋屈的孤身離開楚營,決定去投奔自己的老朋友,漢王劉邦。

    從來時的三千殘兵到離開時的孤身一人,張耳的遭遇印證了一句話:沒實力莫裝逼,裝逼遭雷劈。

    吞並張耳部之後,鍾離昧立即改變了原定的行軍線路,率軍又回到了中牟,這塊位於趙國、魏國、秦國之間的飛地,正好處於三不管地帶,對於鍾離昧來說,這是他最合適的駐軍地點。

    ——。

    一河之隔。

    兩重天地。

    這個炎熱的八月,李原一直呆在雒陽整肅軍隊,連續的征戰將秦軍原有建製的一些弊病給暴露了出來,這些小毛病如果不得到改善,未來秦軍的征途將會變得更加的艱難。

    多兵種之間的協作是秦軍乃至這個時代所有軍隊的通病,騎兵、弩兵、步卒,還有輔兵之間必須建立更為密切的聯係,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因為各兵種相互讀力之後,造成的本位主義和扯皮思想。

    而解決的途徑,李原則采取了在每支部隊設立一名郎中的意見,郎中主要負責與上一級和平級之間的聯絡,同時,也監督本部各支人馬的行動,以防止象虎牢關上隊率擅自冒險出擊造成的全軍戰術上的被動。

    在這個八月裏,有一個李原的老熟人也來到雒陽,他的到來,讓李原感到十分的意外。

    彭越。

    這個巨野澤的大盜到達雒陽時,樣子十分的狼狽,兩頰深陷,眼眶突出,高大的身軀也被長久的食不窠腹折磨的不成樣子。

    彭越的手底下,最多時曾經擁有上千人的盜寇大軍,而現在,隨同彭越一起來到雒陽的,竟然隻有寥寥的六、七人。

    一聽說彭越來投,李原還差一點不敢相信,與韓信、陳平等人不同,彭越大盜出身,習慣了自由自在無苟無束,又怎麽會到雒陽來,而更加讓他不解的是,這位大盜那麽多的手下又到哪裏去了,不知是背叛了彭越,還是被楚軍給圍殲了。

    議事大廳。

    李原與彭越自大梁一別之後,再度相見。不過,這一回,兩個人的處境卻是完全的翻了個身,彼此也由戰場上的對手變成為可以坐下來的合作夥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